[实用新型]一种止血夹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11153.6 | 申请日: | 2017-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7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华;张永金;韩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桐庐医达器械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122 | 分类号: | A61B17/12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汪利胜 |
| 地址: | 3115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钳头 止血夹 夹紧 夹持 安装槽 缓冲条 吸血 相对设置 止血 棉条 扭簧 长度方向设置 安装槽开口 本实用新型 流血 转角 接头连接 夹持面 锯齿面 钝角 贴合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止血夹,旨在解决止血夹夹持效果不佳,当止血位置出现流血时不便及时清理的不足。该实用新型包括夹紧扭簧、两钳头,两钳头后端均设有转角呈钝角Z形的接头,夹紧扭簧两端分别与两接头连接,两钳头贴合夹持在一起,两钳头相对设置的夹持面上均设有沿钳头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槽,安装槽中安装有吸血棉条和夹紧缓冲条,吸血棉条设置在安装槽底部,夹紧缓冲条设置在安装槽开口位置,夹紧缓冲条上设有若干吸血孔,两钳头相对设置的夹持面均为锯齿面。这种止血夹的夹持效果好,止血位置出现流血时能够被止血夹及时吸收清理,便于手术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止血夹。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术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止血夹对血管进行止血操作,但是现在使用的很多止血夹的夹持效果不佳,有些夹紧力过大而容易损伤血管,有些夹紧力过小而达不到止血的效果。当血管的止血位置出现流血时,不能及时清理,不利于手术操作,而且清理过程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止血夹夹持效果不佳,当止血位置出现流血时不便及时清理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止血夹,它的夹持效果好,止血位置出现流血时能够被止血夹及时吸收清理,便于手术顺利进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止血夹,包括夹紧扭簧、两钳头,两钳头后端均设有转角呈钝角Z形的接头,夹紧扭簧两端分别与两接头连接,两钳头贴合夹持在一起,两钳头相对设置的夹持面上均设有沿钳头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槽,安装槽中安装有吸血棉条和夹紧缓冲条,吸血棉条设置在安装槽底部,夹紧缓冲条设置在安装槽开口位置,夹紧缓冲条上设有若干吸血孔,两钳头相对设置的夹持面均为锯齿面。
止血夹使用时,用手按压夹紧扭簧的两端,使两钳头相互分离,两钳头向外张开,然后将两钳头夹持在血管上,松开手指,在夹紧扭簧的作用下,两钳头紧紧地夹持住血管进行止血。由于钳头的夹持面为锯齿面,夹持可靠,不易松脱,而且在钳头夹持面上安装了夹紧缓冲条,不会夹伤血管,因此钳头的对血管的夹持效果好。当止血位置出血时,血流通过吸血孔流入吸血棉条进行吸收清理,便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这种止血夹的夹持效果好,止血位置出现流血时能够被止血夹及时吸收清理,便于手术顺利进行。
作为优选,接头上设有定位孔,夹紧扭簧端部定位在定位孔中。定位孔便于定位扭簧的连接定位。
作为优选,两钳头相对设置的夹持面上均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呈内凹弧形设置,两定位槽相对设置。在定位槽中装入定位杆,使钳头张开在一定角度位置,便于钳头的灵活使用,定位槽对定位杆起到了很好的定位作用。
作为优选,钳头呈直线型结构。直线型的钳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另一种方案,钳头端部设有弧形的夹头,夹头上设有宽度大于夹头的夹持片。钳头前端的弧形夹头便于在狭小角度位置血管的夹持,夹持片增加了夹持面积,有利于提高夹紧止血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止血夹的夹持效果好,止血位置出现流血时能够被止血夹及时吸收清理,便于手术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紧扭簧,2、钳头,3、接头,4、安装槽,5、吸血棉条,6、夹紧缓冲条,7、吸血孔,8、锯齿面,9、定位槽,10、夹头,11、夹持片,12、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桐庐医达器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桐庐医达器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11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