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烟道气的超声速旋流捕捉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01587.8 | 申请日: | 2017-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2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元;罗平亚;付万春;赵红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山东科瑞油田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黄晓敏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烟道气 旋流分离 处理系统 烟气管道 超声速 旋流 本实用新型 收集装置 捕捉 旋流分离段 压缩机出口 压缩机入口 分离存储 入口连接 生产系统 维护方便 处理量 后喷射 减速段 扩张段 冷凝液 排水口 增压 压缩机 二氧化碳 喷射 能耗 剥离 扩散 | ||
1.一种用于烟道气的超声速旋流捕捉处理系统,包括烟气管道、压缩机、旋流分离管及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管道一端与生产系统的烟气管道连接,另一端与压缩机入口连接,所述的压缩机出口与旋流分离管的入口连接,所述的旋流分离管包括喷射扩张段、旋流分离段及扩散减速段,所述的喷射扩张段包括第一锥形管及第一直管,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大端直径与其小端直径呈比例设置,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大端与压缩机出口法兰连接;所述的第一锥形管的小端与第一直管的一端法兰连接,所述的旋流分离段包括第二锥形管、第二直管及第三复合管,所述的第三复合管包括第三锥形管及第三直管,所述的第二锥形管的小端与第一直管另一端法兰连接,所述第二锥形管的大端与第二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直管的另一端与第三锥形管的小端法兰连接,所述的旋流分离翼采用螺旋分布方式布置在第二直管内,所述旋流分离翼与第二直管轴向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的第三锥形管的大端与第三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直管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的扩散减速段包括第四直管与第四锥形管,所述的第四直管的一端与第三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四直管的另一端与第四锥形管的小端法兰连接,所述第四锥形管的大端与气体输出管道法兰连接,所述的收集装置设置在排水口下方,用于收集冷凝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烟道气的超声速旋流捕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流分离翼为片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烟道气的超声速旋流捕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直管的直径大于第三直管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烟道气的超声速旋流捕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锥形管的大端直径与其小端直径比例为1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烟道气的超声速旋流捕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流分离翼与第二直管轴向方向的夹角为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烟道气的超声速旋流捕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将烟气压力提高至0.2MPa-0.5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烟道气的超声速旋流捕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装置与排水口密封连接,所述的收集装置设置有透气帽,用于排出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烟道气的超声速旋流捕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锥形管的大端直径与其小端直径比例为6: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烟道气的超声速旋流捕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流分离翼与第二直管轴向方向的夹角为4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烟道气的超声速旋流捕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将烟气压力提高至1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山东科瑞油田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南石油大学;山东科瑞油田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15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