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桩打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55315.9 | 申请日: | 2017-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6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齐;朱思齐;李波文;王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思齐 |
| 主分类号: | E02D7/06 | 分类号: | E02D7/06;E02D13/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打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桩打桩装置,涉及水利、工程施工领域,包括钢管桩本体,钢管桩本体的底部和顶部各设有挂钩,钢管桩本体上设有管夹,管夹包括压桩平台和锚固件,压桩平台包括同轴连接的内芯管和环状外平台,外平台设于内芯管的顶部且外平台与内芯管内径相等,压桩平台采用两半式可开闭结构并设有紧固件一,锚固件沿内芯管的底部周向均匀分布。该钢管桩打桩装置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操作高度,免去打桩作业平台的搭建,加快了打桩速率,提高了抢险效率;由于操作高度降低,因此操作难度也随之降低,基本可避免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管桩打桩装置及其打桩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防汛抢险中,通常是由操作者使用大锤或其他重物(铁夯、石夯)击打钢管桩顶部,将多根钢管桩打入出险处(溃口、溃坝、滑坡等),然后将钢管桩、钢管通过扣件加固成一个固定架构,再投放土袋等,以围堵堤坝缺口,加固堤坝等,消除隐患,从而完成防汛抢险作业。
传统的打桩,一是使用大锤。通常由2-3名操作人员站在钢管桩的底部周围(出险处),用手或其他工具将钢管桩扶正并稳定,由另2-3名打桩者(需站在比钢管桩略高的平台或支架上)轮流使用大锤击打钢管桩的顶部,使其深入以达固定的作用。优点是:方法传统、简单,易于实施;抢险物资(钢管、扣件、铁锤)在钢材市场上较为普遍,易于采购使用。缺点是:在抢险过程中,对作业平台或支架要求较高,且要随着钢管桩的降低而降低。只有稳定的平台或支架,才可以使打桩者发力时,爆发有力,准确高效。
二是使用铁夯等,通常由4-8名操作人员站在钢管桩的底部周围(出险处),其中2-3名操作人员用手或其他工具将钢管桩扶正并稳定,由另2-5名操作人员将铁夯高悬在钢管桩上方,举起、落下数次,通过铁夯击打钢管桩的顶部,使其深入以达固定的作用。优点是:减少了平台或支架的搭设;方法传统、易于操作,方便实施;抢险物资(钢管、扣件、铁锤)在钢材市场上较为普遍,采购使用便利。缺点是:一是铁夯较重(10-30公斤),举起2米以上的高度存在安全隐患,落下时难以掌控平稳;二是下落时,撞击钢管桩的顶部,往往不在铁夯的中心部位,钢管桩受力较差。在抢险过程中,钢管桩周围的铁夯操作人员易受水流湍急,脚下站立不稳等不利因素影响,举起铁夯时,易造成铁夯倾斜或倾覆,以致伤害操作人员。
通常水利防汛抢险中,出险处往往条件恶劣,操作人员注意力易受现场和工具的影响,分散精力,以致防汛抢险效率不高,从而错失了防汛抢险的最佳时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钢管桩对打桩作业平台要求高、操作难、安全隐患大,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钢管桩打桩装置,降低作业时的操作难度以及对作业平台的要求,降低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桩打桩装置,包括钢管桩本体,钢管桩本体的底部和顶部各设有挂钩,钢管桩本体上设有管夹,管夹包括压桩平台和锚固件,压桩平台包括同轴连接的内芯管和环状外平台,外平台设于内芯管的顶部且外平台与内芯管内径相等,压桩平台采用两半式可开闭结构并设有紧固件一,锚固件沿内芯管的底部周向均匀分布。
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管桩本体侧面设置可更换高度的管夹,利用管夹作为受力部位,将传统击打方式即钢管桩顶部受力改为侧面受力,从而降低操作人员的操作高度,免去打桩作业平台的搭建,加快了打桩速率,提高了抢险效率;由于操作高度降低,因此操作难度也随之降低,基本可避免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的,管夹还包括肋板,肋板沿压桩平台的周向均匀分布且连接外平台底面和内芯管外侧壁。
前所述的一种钢管桩打桩装置,还包括击打件,击打件包括底盘和配载,底盘包括中心挡圈和环状承重台,中心挡圈设于承重台内边缘,承重台上设有若干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固定孔一和固定栓,底盘采用两半式可开闭结构并设有紧固件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思齐,未经朱思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553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汽车用电器盒
- 下一篇:一种防腐蚀除尘脱硫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