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茶籽苗繁育的育苗钵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48784.8 | 申请日: | 2017-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2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韩文炎;张兰;颜鹏;张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沈渊琪 |
| 地址: | 3100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茶籽苗 繁育 育苗 | ||
一种用于茶籽苗繁育的育苗钵,属于茶树种植技术领域。其包括钵体和钵底,所述的钵体内通过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隔层、第二隔层和第三隔层将钵体从上之下分隔成通气层、第一基质层、第二基质层和第三基质层,所述的第一基质层、第二基质层和第三基质层的高度比为1:1:3,所述的第一基质层中填充设置蛭石,所述的第二基质层中填充设置珍珠岩,所述的第三基质层中填充设置草炭土。采用上述结构可有效增加茶籽苗的发芽率,提高茶苗质量,并能保证清洁化生产,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树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茶籽苗繁育的育苗钵。
背景技术
我国茶树的良种繁育主要采用无性繁殖,而我国北方属于茶树次适宜生长地区,新建茶园仍以茶籽直播为主。在茶籽苗繁育过程中,由于种质混杂,繁育设备配套不合理,导致茶苗生长势不一致,最终延长了茶园成园及投产时间,阻碍了茶叶产业化的发展。
目前,采用茶籽苗繁育多为塑料薄膜容器装填黄心土,也有少量苗圃采用穴盘或纸杯装填轻型基质的培育方式。使用塑料袋或塑料管等培育茶籽苗,透气性差、缓苗期长,运输不便,并且劳动强度高。此外,塑料袋和纸杯的过度使用也会带来环境污染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用于茶籽苗繁育的育苗钵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用于茶籽苗繁育的育苗钵,包括钵体和钵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钵体内通过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隔层、第二隔层和第三隔层将钵体从上之下分隔成通气层、第一基质层、第二基质层和第三基质层,所述的第一基质层、第二基质层和第三基质层的高度比为1:1:3,所述的第一基质层中填充设置蛭石,所述的第二基质层中填充设置珍珠岩,所述的第三基质层中填充设置草炭土。
所述的一种用于茶籽苗繁育的育苗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钵底上设有通孔。
所述的一种用于茶籽苗繁育的育苗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钵底上设有无纺布。
所述的一种用于茶籽苗繁育的育苗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钵体内壁从上至下设置三组凸径,从上至下的三组凸径依次对应设置第一隔层、第二隔层和第三隔层。
所述的一种用于茶籽苗繁育的育苗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隔层、第二隔层和第三隔层为吸水纸层。
所述的一种用于茶籽苗繁育的育苗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钵体包括相互铰接的左钵体和右钵体,所述的左钵体上设有一组锁扣,右钵体对应设置一组与锁扣相配合的锁舌,所述左钵体和右钵体底部内壁上设有一圈可使钵底配合卡入的凹槽。
上述一种用于茶籽苗繁育的育苗具有以下优点 :1)通气性好,由于茶籽苗播种于珍珠岩层,因此茶籽周围十分通气,茶籽苗的生长环境舒适,不易出现发霉的现象。2)上层的蛭石具有较好的保水性,钵体底部铺设无纺布,保证土壤充足的土壤湿度,利于茶籽苗的繁育。3)下层的草炭土具有较多的营养元素,可有效增加茶籽苗的发芽率,提高茶苗质量。4)结构简单,并能保证清洁化生产,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5)钵体和钵底采用分体结构,不仅清洗方便,而且便于茶苗的整体取出,便于对茶苗根系的研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钵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钵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钵体;2-第一隔层;3-第二隔层;4-第三隔层;5-无纺布;6-第一基质层;7-第二基质层;8-第三基质层;9-通气层;10-钵底;11-通孔;12-凸径;101-左钵体;102-右钵体;103-锁扣;104-锁舌;10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487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