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鼠药投饵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21825.4 | 申请日: | 2017-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0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泉;谢红旗;吴婍;周俗;苏剑;杨廷勇;严林;张绪校;赵磊;刘刚;王书斌;李亮;冯敬琪;蒲珉锴;叶莉;张劲;李博;何中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M25/00 | 分类号: | A01M2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2 | 代理人: | 李玉兴 |
| 地址: | 61174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鼠药投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草地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鼠药投饵器。
背景技术
草原上的老鼠,每只每天可采食牧草200克,每年将近采食72公斤牧草,导致草原产草量降低,牲畜冬春缺草造成掉膘和死亡,给牧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同时,老鼠打洞,堆成土丘,覆盖草原,造成草原退化和沙化。加之土丘的土很细,风一吹时会造成严重的沙尘暴。另外老鼠还传播鼠疫、包虫病等重大疫病,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牧区每年都要开展草原鼠害防治。目前,牧区普遍采用投放毒饵(又称化学防治)、布设弓箭捕鼠(又称物理防治)、引入狐狸等鼠类天敌(又称生物防治)等方式开展鼠害防治。由于布设弓箭、引入狐狸等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见效慢,且效果不明显,因此现在草原还是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的方式,即将毒饵投放至鼠洞中进行鼠害防治。毒饵投放目前大都是采用人工投放的方式,即操作人员用袋子、盆子和塑料瓶等容器盛装饵料,然后用手将饵料逐个放入鼠洞中,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是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每个鼠洞投放饵料都要弯腰一次,长时间操作很容易造成腰肌劳损,进而引发腰部疾病,同时,长时间端着盆子或提着袋子,容易疲劳,时间一久,效率大大降低。投放数量凭感觉和经验,有时多、有时少,影响防治效果。有时,需要夜间加班连续投药时,由于缺少照明设备,投药的准确性受到影响,且人员行走、劳动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特别是饵料都是有毒性的,操作人员直接用手接触,很容易引起操作人员中毒的情况发生,安全性较低。因此,现有的鼠药投放非常不方便,而且费时又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安全性较高且能够实现精确定量投料的鼠药投饵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鼠药投饵器,包括用于存放鼠药的储药箱,所述储药箱上设置有背带,还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导药管,所述导药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导药管靠近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导料管,所述导料管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导料管的上端与导药管连通,所述导药管内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倾斜设置且挡料板与导料管的下侧底板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挡料板将导药管的分隔成上部空腔与下部空腔,所述导料管与导药管的上部空腔连通,所述导药管的上部空腔内设置有定量投药装置,所述定量投药装置包括转轴、第一圆盘、第二圆盘、刮料挡块,所述第一圆盘的外径、第二圆盘的外径均与导药管的内径相匹配且第一圆盘的中心轴线、第二圆盘的中心轴线、转轴的中心轴线与导药管的中心轴线互相重合,所述第一圆盘固定在导药管的侧壁上,所述转轴的下端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圆盘的中心,所述第二圆盘设置在第一圆盘上方且套设在转轴上,第二圆盘与转轴固定连接,当转轴转动时,转轴带动第二圆盘绕转轴转动,所述第一圆盘上设置有一个第一过料孔,所述第二圆盘上围绕第二圆盘的中心轴线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料孔,所述第一过料孔的内径大于第二过料孔的内径,所述刮料挡块固定在导药管的内壁上且位于第二圆盘上方,所述刮料挡块的下表面与第二圆盘的上表面互相平行且二者互相接触,所述刮料挡块位于第一过料孔的正上方,所述刮料挡块在第二圆盘上表面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二过料孔的横截面积,当第二圆盘在转动过程中,有且仅有一个第二过料孔位于刮料挡块在第二圆盘上表面的正投影区域内,同时有且仅有一个第二过料孔位于第一过料孔在第二圆盘下表面的正投影区域内,所述转轴的上端从下到上依次套设有第一内转盘、第二内转盘,还包括第一环形转盘、第二环形转盘,第一内转盘的中心轴线、第二内转盘的中心轴线、第一环形转盘的中心轴线、第二环形转盘的中心轴线与导药管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一内转盘、第二内转盘均固定在转轴上,所述第一内转盘位于第一环形转盘内,第一环形转盘的外径与导药管的内径相匹配且第一环形转盘固定在导药管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环形转盘与第一内转盘之间设置有用于使第一内转盘单向转动的单向转动装置,所述第二内盘位于第二环形转盘内,第二环形转盘外径小于导药管的内径,第二环形转盘的外侧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环形转盘的外侧表面,另一端固定在导药管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环形转盘与第二内转盘之间设置有用于使第二内转盘单向转动的单向转动装置,所述第二环形转盘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前端固定在第二环形转盘的外侧表面,拉绳的末端穿过导药管,所述手柄的下方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右端通过支架固定在手柄的下表面右侧,拉杆的右端与支架通过铰接结构相连,拉杆的左端通过绳索固定在手柄的下表面中部,拉绳的末端绕过定滑轮与拉杆的左端固定连接且绷紧,当拉杆的左端向上靠近手柄时,拉绳向上移动带动第二环形转盘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内转盘转动,同时拉伸弹簧被拉伸,所述第二环形转盘的外表面设置有滑块,所述导药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挡块、第二限位挡块,所述滑块位于第一限位挡块与第二限位挡块之间,当滑块与第一限位挡块接触时,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拉杆左端固定的绳索处于绷紧状态,其中一个第二过料孔位于刮料挡块在第二圆盘上表面的正投影区域内且位于第一过料孔在第二圆盘下表面的正投影区域内,当滑块滑动至第二限位挡块并与之接触时,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拉杆左端与手柄之间的距离最近,其中一个第二过料孔位于刮料挡块在第二圆盘上表面的正投影区域内且位于第一过料孔在第二圆盘下表面的正投影区域内,第一限位挡块与第二限位挡块之间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与相邻两个第二过料孔之间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相同,所述第一环形转盘、第一内转盘、第二圆盘与导药管的内壁共同围成一个密闭的鼠药暂存腔体,所述鼠药暂存腔体与储药箱的下端通过导料软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18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