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金属分离上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17846.9 | 申请日: | 2017-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4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 发明(设计)人: | 应伟;林强;胥红;刘建农;王军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一汽富晟长泰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2;B07C5/36;B07C5/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金属 分离 装置 | ||
1.一种全自动金属分离上料装置,包括料箱、吸料机、料斗、金属分离装置、金属杂料收集桶和物料收集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吸料机、料斗、金属分离装置依次建立连接关系,金属分离装置输出端分别与金属杂料收集桶和物料收集桶建立连接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金属分离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分离装置包括金属探测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金属探测器包括探头、探测电路和支架,依次连接的探头和探测电路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支架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金属分离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下部开通第一贯通圆孔和第二贯通圆孔,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通过第一贯通圆孔和第二贯通圆孔与支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金属分离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电路包括依次建立连接关系的放大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放大单元包括第一限流电阻R1、第一滤波电容C1、三极管Q1、振荡电感L1、振荡电容C2、第二滤波电容C3和第二限流电阻R2;串联连接的第一限流电阻R1和第一滤波电容C1中点与三极管Q1的基极建立连接关系,电源通过并联连接的振荡电感L1和振荡电容C2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建立连接关系,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二滤波电容C3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建立连接关系,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R2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金属分离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三限流电阻R3、第四限流电阻R4、第五限流电阻R5、第三滤波电容C4、第四滤波电容C5、运算放大器U1、第五滤波电容C6和第六限流电阻R6;串联连接的第四限流电阻R4和第五限流电阻R5与第三限流电阻R3并联,两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建立连接关系,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通过第四滤波电容C5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电源端通过第五滤波电容C6与电源建立连接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金属分离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流电阻R1、第二限流电阻R2、第三限流电阻R3、第四限流电阻R4、第五限流电阻R5和第六限流电阻R6的阻值比为3:1:4:1: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金属分离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杂料收集桶由上到下包括粗筛收集桶和细筛收集桶,所述粗筛收集桶和细筛收集桶通过金属网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一汽富晟长泰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一汽富晟长泰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78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CCD摄像头筛选机构的振动器
- 下一篇:一种安全气囊线束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