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电工程设计中岩体渗流测试的样品制备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72644.7 | 申请日: | 2017-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7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满轲;高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包海燕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裂隙岩体 密封圈 渗流 通孔 岩体 本实用新型 核电工程 样品制备设备 尺度 上表面 测试技术领域 裂隙岩体渗流 渗透性能测试 测试 力学性能 力学作用 上下贯通 裂隙 厘米级 圈凹槽 体内部 下表面 下端面 空腔 钻取 密封 围住 流出 | ||
1.一种核电工程设计中岩体渗流测试的样品制备设备,包括两块材质相同的岩体,其特征在于:
将两块材质相同的岩体上下摞列放置,上位裂隙岩体(1)的下表面和下位裂隙岩体(2)的上表面形成接触面;
下位裂隙岩体(2)的上表面设有一圈凹槽(5),凹槽(5)内放置密封圈(7);上位裂隙岩体(1)内部上下贯通钻取若干通孔(3),并且通孔下端面(4)均包含在下位裂隙岩体(2)的密封圈(7)所围住的区域内;水流从上位裂隙岩体(1)的部分通孔(3)流入,在接触面密封圈(7)内部渗流,进而通过上位裂隙岩体(1)的其余通孔(3)流出;
上位裂隙岩体(1)、下位裂隙岩体(2)之间实现一定距离的相互剪切错动,通过控制剪切路径长度,即在水平面内实现上位裂隙岩体(1)和下位裂隙岩体(2)在左右方向或者前后方向的错动,实现上位裂隙岩体(1)、下位裂隙岩体(2)之间接触面处的水流始终全部处于密封圈(7)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工程设计中岩体渗流测试的样品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密封圈(7)直径尺寸,依据国家“O型密封圈”的制作标准、上位裂隙岩体(1)重量、密封圈(7)材质的弹性模量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工程设计中岩体渗流测试的样品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密封圈(7)凸起高度的最小值根据密封圈(7)在一定压力作用下的容许回弹量设计;密封圈(7)凸起高度的最大值须保证在剪切作用下,密封圈(7)仍能够固定在凹槽(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工程设计中岩体渗流测试的样品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对密封圈(7)拐角大的部位进行圆滑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电工程设计中岩体渗流测试的样品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7)拐角圆弧半径小于等于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工程设计中岩体渗流测试的样品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位于下位裂隙岩体(2)上表面的中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工程设计中岩体渗流测试的样品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的宽度,根据密封圈(7)的直径设置;所述凹槽(5)的深度,根据密封圈(7)的直径和密封圈(7)的凸起高度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电工程设计中岩体渗流测试的样品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7)圆柱形截面的直径尺寸范围为8.4mm;所述凹槽(5)的宽度为11.5mm;所述凹槽(5)的深度为6.9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电工程设计中岩体渗流测试的样品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上位裂隙岩体(1)、下位裂隙岩体(2)之间的接触面粗糙度范围为0-1.6,凹槽(5)侧面及底面表面的粗糙度范围为0-1.6,光洁度为6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26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全自动飞灰在线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不等式粮食分样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