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上污油自动清理折叠翼式无人滑潜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66165.4 | 申请日: | 2017-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1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莫轩;张磊;赵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莫轩 |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04;B63G8/00;B63G8/38;B63G8/39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7107 | 代理人: | 陈广富,李海英 |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自动 清理 折叠 无人 滑潜器 | ||
1.海上污油自动清理折叠翼式无人滑潜器,包括壳体、舱室、能源机构、动力机构、通讯导航机构、探测机构、推进机构、航向调整机构、吸排水机构、自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叠翼式污油回收机构、回收污油导出机构;所述舱室包括前舱、中舱及后舱;所述能源机构设于后舱,包括为滑潜器提供电力的二套燃料电池模块;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于中舱的液压站,液压站包括位于一个侧面的第一液压泵与第二液压泵、位于另一个侧面的第三液压泵与第四液压泵;所述折叠翼式污油回收机构包括固定横梁、液压缸、内挡板、外挡板、纤维海绵片、输油管、汇油管、储油箱;所述固定横梁包括两端均穿过壳体的上横梁、下横梁;所述液压缸包括与第一液压泵配套使用的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泵配套使用的第二液压缸、与第三液压泵配套使用的第三液压缸、与第四液压泵配套使用的第四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第四液压缸均为多级液压缸,其缸体横穿壳体并固定牢靠;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第四液压缸分别具有套筒形的第一伸缩式活塞杆、第二伸缩式活塞杆、第三伸缩式活塞杆、第四伸缩式活塞杆;所述内挡板包括第一内挡板、第二内挡板,分别竖直安放于壳体的两侧且固定于上横梁外端面和下横梁外端面,第一内挡板、第二内挡板均在竖直面底边均匀设置稍向上方倾斜的外凸缘并在外凸缘的起始线中部设有卸油口,外凸缘的前端、后端分别设有竖起的上凸缘;所述外挡板包括竖直安放的第一外挡板、第二外挡板,第一外挡板的前端与第一伸缩式活塞杆的外端连接,第一外挡板的后端与第二伸缩式活塞杆的外端连接,第二外挡板的前端与第三伸缩式活塞杆的外端连接,第二外挡板的后端与第四伸缩式活塞杆的外端连接;所述纤维海绵片用于吸油,其包括第一纤维海绵片、第二纤维海绵片,第一纤维海绵片水平放置并以其两个对边分别连接于第一内挡板、第一外挡板,第二纤维海绵片水平放置并以其两个对边分别连接于第二内挡板、第二外挡板;所述汇油管、储油箱设于中舱,汇油管的上端封闭并连接于下横梁、下端连通于储油箱;所述输油管斜穿壳体,其下端与汇油管连通、上端与卸油口连通;所述回收污油导出机构位于中舱内部而靠近前舱的位置,其包括第一污油输送泵、导油立管、第二污油输送泵,第一污油输送泵与储油箱连通,导油立管的下端与位于舱内的第一污油输送泵连通、上端与位于舱外的第二污油输送泵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污油自动清理折叠翼式无人滑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两层,外层为能够充当备用电源的太阳能电池板,内层为不锈钢或高强度塑料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污油自动清理折叠翼式无人滑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导航机构设于前舱,其包括通讯设备和导航设备,通讯设备为短波通讯、超短波通讯、长波收发通讯、水下激光通讯、卫星通讯、水声通讯模块的组合;导航设备为磁罗仪、陀螺罗经、计程仪、测深仪、六分仪、航迹自绘仪、自动操舵仪、无线电、星光、卫星、惯性导航、海流导航模块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污油自动清理折叠翼式无人滑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机构包括设于前舱的雷达、侦察报警模块以及设于壳体后部的拖曳阵列式声呐收放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污油自动清理折叠翼式无人滑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采用设于壳体尾部的螺旋叶轮或泵喷射推进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污油自动清理折叠翼式无人滑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航向调整机构包括设于壳体后部的尾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污油自动清理折叠翼式无人滑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机构包括操作控制模块、动力控制模块、通讯导航控制模块、探测控制模块、推进控制模块、航向调整控制模块、吸排水控制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污油自动清理折叠翼式无人滑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柱体与锥体的组合体,壳体中部为柱体,壳体前部和后部为锥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莫轩,未经杨莫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61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面垃圾或浮生植物清理装备
- 下一篇:大型半潜浮式平台海上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