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力电容器的旋转式驱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57814.4 | 申请日: | 2017-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4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 发明(设计)人: | 史秀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M29/06 | 分类号: | A01M29/06;A01M29/08;A01M29/32;H01G4/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抚顺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力 电容器 旋转 式驱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电容器的旋转式驱鸟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电容器,用于电力系统和电工设备的电容器。任意两块金属导体,中间用绝缘介质隔开,即构成一个电容器。电容器电容的大小,由其几何尺寸和两极板间绝缘介质的特性来决定。当电容器在交流电压下使用时,常以其无功功率表示电容器的容量。
在500kV超高压电力系统中,高压并联电容器的应用极为广泛,是提高电网功率因数,电网电压质量、补偿电网无功功率的主要形式,因此高压并联电容器运行状况极为重要。目前,超高压变电站电力电容器由于容量一般较大,为保证足够的绝缘距离和安全距离,便于通风散热,大部分产品安装于户外运行,外露带电金属部件较多,且通常位于郊区,周围鸟兽较多,较大的绝缘距离便于大鸟栖息在电容器上,因鸟害导致电容器组跳闸的故障近年来逐渐增多,为保证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防鸟害治理工作尤为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力电容器的旋转式驱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力电容器的旋转式驱鸟装置,包括电容器本体,所述电容器本体上侧中间处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右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右端与位于电容器本体上侧的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顶盖,旋转顶盖呈伞状,所述电容器本体上侧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若干个滚轮,滚轮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旋转顶盖下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顶盖上侧固定布置有若干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转轴与电容器本体的接触处设有第一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电容器本体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转动杆穿过支撑架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转动杆与支撑架的接触处设有第二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凸起呈三棱锥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旋转顶盖的表面涂覆有反光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反光层的厚度为3mm-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旋转顶盖的尺寸大于电容器本体的上表面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转动杆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旋转顶盖转动,从而实现了有效的驱鸟效果;凸起可以有效防止鸟类的停留,配合旋转顶盖使用,保证鸟类不会对电容器本体造成损坏;反光层可以将太阳光线反射出去,对鸟类造成眩晕,达到驱鸟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和驱鸟效果好等优点,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器本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电力电容器的旋转式驱鸟装置,包括电容器本体1,所述电容器本体1上侧中间处转动连接有转轴8,转轴8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0,第一锥齿轮10右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1,第二锥齿轮11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右端与位于电容器本体1上侧的电机13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8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顶盖5,旋转顶盖5呈伞状,在具体使用时,启动电机13,电机13带动转动杆14转动,转动杆14带动第二锥齿轮11转动,第二锥齿轮11带动第一锥齿轮10转动,第一锥齿轮10带动转轴8转动,转轴8带动旋转顶盖5转动,从而实现了有效的驱鸟效果;
所述电容器本体1上侧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环形凹槽2,环形凹槽2内设有若干个滚轮3,滚轮3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顶端与旋转顶盖5下侧固定连接,旋转顶盖5在转动时,滚轮3在环形凹槽2内随之一起转动,其支撑杆4可以对旋转顶盖5进行支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学院,未经沈阳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78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