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火砖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37293.6 | 申请日: | 2017-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1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 发明(设计)人: | 朱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丹耐刚玉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04 | 分类号: | F27D1/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0 | 代理人: | 吴丽娜 |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火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耐火材料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火砖。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耐火砖的密度越大代表越致密、强度也就越高,但密度大也就意味着耐火砖质量更大,无疑增加了搬运和堆砌的难度。因此,如何在不过分损失整体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轻耐火砖重量已经成为行业内的研究热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强度高、密度低的耐火砖,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火砖,包括耐火砖本体、耐火纤维以及插接结构,所述耐火砖本体一端开设有第一插接槽、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插接槽、中部开设有贯穿的轴向通孔、轴向通孔外围开设有以环形阵列形式分布的轴向插孔;所述耐火纤维填充于轴向通孔内部;所述插接结构包括插接凸榫、插接板以及插杆,所述插接凸榫、插接板一体成型呈阶梯状,所述插杆轴向设置、并与插接板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板与第一插接槽、插杆与轴向插孔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插接槽与相邻耐火砖的插接凸榫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插接结构一方面起到封堵耐火纤维部分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提高结构强度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接槽与插接板均为正六边形、所述插杆分别内接于插接板的六个顶角处,正六边形稳定性高,按照上述结构分布的插杆能够在轴向通孔外围形成一个加固圈,有利于提高整体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插杆侧壁为蜂窝状,蜂窝状结构稳定且能够减轻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保证耐火砖强度和耐高温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其密度、减轻其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1、耐火砖本体,11、第一插接槽,12、第二插接槽,13、轴向通孔,14、轴向插孔,2、耐火纤维,31、插接凸榫,32、插接板,33、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一种耐火砖,包括耐火砖本体1、耐火纤维2以及插接结构,所述耐火砖本体1一端开设有第一插接槽11、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插接槽12、中部开设有贯穿的轴向通孔13、轴向通孔13外围开设有以环形阵列形式分布的轴向插孔14;所述耐火纤维2填充于轴向通孔13内部;所述插接结构包括插接凸榫31、插接板32以及插杆33,所述插接凸榫31、插接板32一体成型呈阶梯状,所述插杆33轴向设置、并与插接板32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板32与第一插接槽11、插杆33与轴向插孔14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插接槽12与相邻耐火砖的插接凸榫31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槽11与插接板32均为正六边形、所述插杆33分别内接于插接板32的六个顶角处,正六边形稳定性高,按照上述结构分布的插杆33能够在轴向通孔13外围形成一个加固圈,有利于提高整体强度。所述插杆33侧壁为蜂窝状,蜂窝状结构稳定且能够减轻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插接结构一方面起到封堵耐火纤维2部分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提高结构强度的作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丹耐刚玉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丹耐刚玉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72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