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排气系统生产线的气密性检测的工作站构建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30171.4 | 申请日: | 2017-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0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姚月进;侯文仲;朱万;孙立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欧陆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G01M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业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排气 系统 生产线 气密性 检测 工作站 构建 | ||
1.一种用于汽车排气系统生产线的气密性检测的工作站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LC主控模块、传感器组件、显示操作模块、第一至第四驱动模块、气密检测仪、刻字机、标签机、扫描仪,所述传感器组件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气密检测仪、刻字机、标签机、扫描仪的信号输出端,所述传感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PLC主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PLC主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至第四驱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密检测仪的输入接口,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刻字机的输入接口,所述第三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标签机的输入接口,所述第四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扫描仪的输入接口,所述显示操作模块连接所述PLC主控模块的输入/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排气系统生产线的气密性检测的工作站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LC主控模块采用工业级单片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排气系统生产线的气密性检测的工作站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线圈、第一驱动芯片,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型号采用ULQ2003,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LC主控模块的控制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气密检测仪的输入接口,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LC主控模块的控制输出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排气系统生产线的气密性检测的工作站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驱动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型号采用DRV105,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电压输入端连接24V电压,并串联第一电容,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串联第二电容后接地,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分别串联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第四输入端连接所述PLC主控模块的控制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刻字机的输入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车排气系统生产线的气密性检测的工作站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模块包括第三驱动芯片,所述第三驱动芯片的型号采用SP3232,所述第三驱动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LC主控模块的信号输入/输出端,所述第三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标签机的输入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汽车排气系统生产线的气密性检测的工作站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驱动模块包括第四驱动芯片,所述第四驱动芯片的型号采用SP3232,所述第四驱动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LC主控模块的信号输入/输出端,所述第四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扫描仪的输入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汽车排气系统生产线的气密性检测的工作站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四驱动芯片分别通过USB接口、RS232或RJ45接口与气密检测仪、刻字机、标签机、扫描仪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汽车排气系统生产线的气密性检测的工作站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支持热插拔的工作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排气系统生产线的气密性检测的工作站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操作模块采用工业级电阻触摸屏,分辨率为1024×768dpi。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排气系统生产线的气密性检测的工作站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LC主控模块还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至少包括:LAN模块、WIFI模块、GPRS模块、3G或4G模块,用于远程监控和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欧陆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欧陆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01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