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J型槽钢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86623.X | 申请日: | 2017-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0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 发明(设计)人: | 白德贵;王茂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S3/00 | 分类号: | F16S3/00;B66F9/0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鲍文娟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槽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J型槽钢。
背景技术
门架是叉车受力的关键部位,针对一定载荷而言槽钢的刚度更为重要。目前,大部分的门架均采用传统的J型槽钢制成,虽然强度刚度得到保证,但是截面面积较大,米重较大,导致门架的自重较大,最终使叉车自身的能耗加大;同时由于两翼板较宽,对于门架总成而言,同样的门架外宽,其内档宽度较小,影响驾驶员的视野,既影响作业效率又存在安全隐患;以上问题最终降低了客户的有效获得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J型槽钢,该槽钢通过截面形状的优化可同时兼顾纵向及横向抗弯能力,可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腹板及垂直于腹板两端设置的第一翼板及第二翼板,所述腹板的外侧面在靠近第二翼板的位置设有垂直于腹板的第三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翼板、腹板、第三翼板及第二翼板构成的槽钢外侧截面由第一水平线段、第一竖直线段、第一斜线段、第二水平线段、第三水平线段、连接第二水平线段与第三水平线段的第一圆弧线段、第二竖直线段、连接第三水平线段与第二竖直线段的第二圆弧线段、第四水平线段以及连接第二竖直线段与第四水平线段的第三圆弧线段组成,上述各线段之间平滑连接。
所述第一翼板、腹板及第二翼板构成的槽钢内侧截面由第五水平线段、第二斜线段、第三竖直线段、第三斜线段以及第六水平线段构成,所述第五水平线段与第一水平线段的自由端通过第四竖直线段相连,所述的第六水平线段与第四水平线段的自由端通过第五竖直线段相连,上述各线段之间平滑连接,且第二斜线段、第三斜线段与第三竖直线段之间的夹角为0~2°。
所述第三斜线段与第六水平线段的夹角点与第三竖直线段之间的距离为g,所述第二斜线段与第五水平线段的夹角点与第三竖直线段之间的距离为f,则g≥2f。
所述第一翼板的高度为b,所述第二翼板的高度为a,则a≤b。
所述第三竖直线段的高度为d,所述第二斜线段的高度为c,所述第三斜线段的高度为e,则d≥c+e。
所述第一竖直线段的高度为s,所述第一斜线段的高度为h,所述第二水平线段与第三水平线段之间的高度为k,所述第三水平线段与第四水平线段之间的高度为m,则s≥h+k+m。
所述第三水平线段与第四水平线段之间的高度为m,所述第二翼板的高度为a,则m-a>5。
所述第三水平线段与第四水平线段之间的高度为m,所述第二水平线段与第三水平线段之间的高度为k,所述第三斜线段的高度为e,所述第二翼板的高度为a,则m+k=e+a。
所述第一圆弧线段的弧度值为0°~k°,其中k为第二水平线段与第三水平线段之间的距离。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槽钢的内侧截面及外侧截面设计成非平面,既实现槽钢的轻量化设计又可满足载荷承载能力,配置该槽钢的门架总成可提高叉车的能效,扩大驾驶员作业时的视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各线段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J型槽钢,包括腹板1及垂直于腹板1两端设置的第一翼板2及第二翼板3,腹板1的外侧面在靠近第二翼板3的位置设有垂直于腹板的第三翼板4,第一翼板2、腹板1、第三翼板4及第二翼板3构成的槽钢外侧截面由第一水平线段21、第一竖直线段11、第一斜线段41、第二水平线段42、第三水平线段43、连接第二水平线段42与第三水平线段43的第一圆弧线段44、第二竖直线段45、连接第三水平线段43与第二竖直线段45的第二圆弧线段46、第四水平线段31以及连接第二竖直线段45与第四水平线段31的第三圆弧线段47组成,上述各线段之间平滑连接。此结构在使槽钢的强度刚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还能够让槽钢的截面形状更合理的成型。
进一步的,第一翼板2、腹板1及第二翼板3构成的槽钢内侧截面由第五水平线段22、第二斜线段12、第三竖直线段13、第三斜线段14以及第六水平线段32构成,第五水平线段22与第一水平线段21的自由端通过第四竖直线段23相连,第六水平线段32与第四水平线段31的自由端通过第五竖直线段33相连,上述各线段之间平滑连接,且第二斜线段12、第三斜线段14与第三竖直线段13之间的夹角为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66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潮间带野外调查的伸缩式方框
- 下一篇:壳体水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