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钢冲压翻孔的模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81053.5 | 申请日: | 2017-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8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 发明(设计)人: | 韩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腾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 地址: | 44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冲压 模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高强度钢冲压翻孔的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低碳钢板冲压翻孔是一种常用的工艺,一般情况下是采用预冲孔翻孔达到工艺要求。而对于强度较高的钢板在冲压翻孔时,若采用常用翻孔工艺设计模具进行翻孔,会出现翻孔的开口材料开裂、翻孔高度不能达到要求的问题。
因此需要采用四步翻孔法,具体是在模具设计时,第一步,根据根据工艺要求所要达到的翻孔直径,确定压窝的半径及深度。第二步,确定工艺要求所要达到的翻孔高度,确定拉伸的底径及高度。第三步,预冲孔的直径,要预留最后翻孔时所要达到高度的材料预留量。第四步,根据工艺要求的翻孔直径,直接翻孔至工艺要求。
在使用这种工艺的时候,需要专门设计一种模具,以满足加工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够满足加工工艺的需求,在一个冲压加工流程内,不需要反复上料,即可完成四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防止发生翻孔的开口材料开裂、翻孔高度不高等问题的高强度钢冲压翻孔的模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钢冲压翻孔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模具本体和一个升降装置,其中升降装置内部装有升降油缸,模具本体安装在升降装置内部并被升降油缸带动升降;所述的模具本体的上表面依次加工有三个冲压槽和一个翻边槽,四个槽一字排开在一条直线上,并保留有足够的间距;所述的冲压槽按照加工顺序,依次为初冲槽、精冲槽、成型槽;所述的翻边槽底部为打通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初冲槽的形状对应的是毛坯件,初冲槽的截面为一个圆弧形槽。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精冲槽和成型槽的截面均为倒梯形,对应成型件的形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升降装置内部设置有水平的横梁,横梁固定住升降油缸的壳体,防止升降油缸歪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在不改变现有定位环结构的前提下,能够提高其结构的稳定性,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失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1模具本体,2升降装置,3升降油缸,4初冲槽,5精冲槽,6成型槽,7翻边槽,8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清楚地被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高强度钢冲压翻孔的模具装置,包括有一个模具本体1和一个升降装置2,其中升降装置2内部装有升降油缸3,模具本体1安装在升降装置2内部并被升降油缸3带动升降;所述的模具本体1的上表面依次加工有三个冲压槽和一个翻边槽7,四个槽一字排开在一条直线上,并保留有足够的间距;所述的冲压槽按照加工顺序,依次为初冲槽4、精冲槽5、成型槽6;所述的翻边槽7底部为打通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初冲槽4的形状对应的是毛坯件,初冲槽4的截面为一个圆弧形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精冲槽5和成型槽6的截面均为倒梯形,对应成型件的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装置2内部设置有水平的横梁8,横梁8固定住升降油缸3的壳体,防止升降油缸3歪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腾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腾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1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