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滚珠工程塑料保持架注塑模具顶出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27692.3 | 申请日: | 2017-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2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尹健;倪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瑞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L31/04 |
| 代理公司: | 大连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1237 | 代理人: | 董玉良 |
| 地址: | 1163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珠 工程塑料 保持 注塑 模具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珠工程塑料保持架注塑模具顶出机构,用于滚珠轴承工程塑料保持架的注塑生产,属于注塑模具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滚珠轴承工程塑料保持架注塑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的设计普遍采用产品与流道料一次顶杆顶出的模式。该设计方案具有简单、直接,模具动作单一,加工容易等特点,对于某些产品比较实用,经济型好。但是,对于产品外观要求高、结构特殊具有兜孔倒扣、尺寸要求严苛的滚珠轴承工程塑料保持架来说,简单的顶杆顶出设计存在严重缺陷:由于产品兜孔为倒扣结构,从各个方向脱出都需要强制脱模,而且受模具型芯的束缚,无变型空间,会使产品脱模困难,导致顶白、顶伤,甚至断裂,无法保证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尺寸要求,也影响了产品的内部质量,整体的性能无法满足使用。尤其顶出产品时产生的机械性损伤和内部应力使工程塑料保持架性能下降,产品使用寿命降低,出现质量事故的几率加大,严重影响整体装配后的轴承使用安全。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珠轴承工程塑料保持架注塑模具顶出机构,达到保持架产品分阶段顶出。先将产品从动模型芯中脱离,保证产品外径外观无划伤,并且给产品二次顶出时预留变型空间;再将产品从顶出型芯杆上脱离,保证产品的均匀脱模,将顶出应力降低,使产品有充分的恢复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珠工程塑料保持架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包括:顶杆面针板、顶杆底针板、型芯顶针板、型芯底针板、限位锁块、上锁块、下锁块、挡位拉杆、限顶拉推杆、限顶挡板、限位锁芯、型芯安装座、产品顶杆、料把顶杆、型芯顶杆、产品、顶出柱、顶出限位柱、复位杆;所述顶出机构各部件所在位置及连接方式:顶杆面针板与顶杆底针板通过螺丝连接,在顶杆面针板与顶杆底针板之间设有一个产品顶杆和一个料把顶杆,在顶杆面针板上还设有复位杆,限顶挡板由螺丝固定在顶杆面针板上,上锁块、顶出柱由螺丝固定在顶杆底针板上;型芯顶针板与型芯底针板通过螺丝连接,在型芯顶针板与型芯底针板之间固定型芯安装座,限位锁块由螺丝固定在型芯底针板上,顶出限位柱由螺丝固定在型芯顶针板上,型芯顶杆由限位销钉固定在型芯安装座上;
所述的顶出机构还包括定模板、动模板及动模座板,下锁块由螺丝固定在动模座板上,限顶推杆由螺丝固定在动模板上,挡位拉杆由螺丝固定在定模板上;
所述的顶杆面针板、顶杆底针板、产品顶杆、料把顶杆、上锁块、复位杆、限顶挡板、顶出柱构成第一整体移动单元;
所述的型芯顶针板、型芯底针板、限位锁块、型芯安装座、型芯顶杆、顶出限位柱构成第二整体移动单元;
所述第一、第二移动单元通过限位锁块、上锁块、下锁块、限位锁芯的组合,形成间断式连接系统。
所述一种滚珠工程塑料保持架注塑模具顶出机构的顶出过程分为开合模阶段、型芯顶出阶段、顶杆顶出阶段,三个阶段动作状态如下:
第一阶段,模具开模,动模区向后移动,挡位拉杆抽离动模区,限顶推杆处于开启状态;
第二阶段,启动整体顶出过程,注塑机顶柱与模具顶出柱接触,推动第一、第二整体移动单元同时前进,产品从动模板中脱出;其中下锁块抽离第二移动单元,使限位锁芯受力侧向移动, 上锁块处于开启状态;
第三阶段,启动产品顶出过程,注塑机顶柱继续前进,推动第一移动单元前进,第二移动单元受顶出限位柱的阻力保持静止不动状态,第一、第二移动单元分离,产品顶杆、料把顶杆将产品从型芯顶杆中脱出,完成产品强脱过程。
顶出过程完毕后,注塑机顶柱后撤,模具由复位杆带动第一移动单元复位,再带动第二移动单元复位,限位锁芯由弹簧推动复位,6上锁块恢复锁紧状态,第一、第二移动单元恢复连接状态;模具合模,挡位拉杆插入动模区,限顶推杆恢复限顶锁定状态,整体复位完毕,等待下一次循环。
由于产品的结构特点,一模四取,每个产品有9个兜孔,即有36个强脱型芯。其产生的强制脱模力非常大,所以模具设计需要此结构为模具双层放置,以保证模具整体顶出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提高模具量产的寿命和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瑞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瑞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76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动模具脱模分类的收集系统
- 下一篇:手动脱模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