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炉内水梁绝热包扎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98670.9 | 申请日: | 2017-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1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锡红;张大飞;董本东;杨有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净环热冶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9/00 | 分类号: | F27D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4 | 代理人: | 王云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炉内水梁 绝热 包扎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领域的工业炉窑,主要针对目前轧钢车间的加热炉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炉内水梁绝热包扎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轧钢加热炉主要有推钢式和步进式两种,支撑钢坯的炉内水梁一般都需要冷却,目前国内采用的冷却方式主要有循环水冷却和汽化冷却。目前的炉内水梁都采用采用绝热包扎的形式,结构形式大多采用内层用10~20mm的耐火纤维毡包扎,外层用40~50mm的耐火浇注包扎,该包扎结构,水梁冷却造成的炉子热损失约占总供热量的10%~15%。
随着能源成本的增加,钢铁企业都在寻求生产各个环节的节能降耗手段,加热炉作为轧钢环节的能耗高的环节,其节能潜力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包扎结构的不足,进一步减少水梁内冷却水带走的热量损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炉内水梁绝热包扎结构,利用纤维材料的低导热性特点,纤维模块对水管起到好的绝热效果。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我们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炉内水梁绝热包扎结构,包括水梁,纤维模块和固定件,所述水梁外表面焊接固定有若干固定件,所述纤维模块沿水梁的轴向安装在固定件之间,然后通过若干钢钉将纤维模块固定在固定件上,所述纤维模块填充在水梁的外周;所述固定件采用耐热钢材料制作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水梁为双圆管设计,包括上段水梁和下段水梁,所述上段水梁通过托辊支撑在下段水梁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上段水梁和下段水梁同一径向截面上的固定件各设置有2个,所述2个固定件对称的设置于水梁垂直方向的中央轴线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下段水梁的2个固定件相对于中央轴线的角度为30°。
作为优选,所述上段水梁的2个固定件相对于中央轴线的角度为90°。
作为优选,所述水梁为单圆管设计,所述纤维模块一端的固定件设置有4个,所述4个固定件两两分布在水梁的中央轴线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纤维模块的截面为圆环状。
作为优选,在所述上段水梁的上表面安装有骑卡式条形垫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纤维模块是保温陶瓷纤维制成的纤维模块,所述陶瓷纤维为硬质陶瓷纤维。为了适应不同位置炉温的要求,可以选用不同材质的纤维材料来制作纤维模块。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炉内水梁绝热包扎结构采用全纤维结构的纤维模块包扎在水梁周围,利用纤维材料的低导热性特点,纤维模块对水梁起到好的绝热效果,进一步减少了向炉内水梁的传热,降低燃料消耗,降低水梁的表面温度,提高水梁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的包扎结构,利用多个分立的纤维模块,通过固定件和钢钉将纤维模块固定在水梁的表面,结构简单,便于现场施工安装,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炉内水梁绝热包扎结构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新型炉内水梁绝热包扎结构实施例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炉内水梁绝热包扎结构,包括水梁1,纤维模块2和固定件3,水梁1外表面焊接固定有若干固定件3,纤维模块2沿水梁1的轴向安装在固定件3之间,然后通过若干钢钉4固定在固定件3上,纤维模块2填充在水梁1的外周。
纤维模块2有多块,连续布置在水梁1的外表面。纤维模块2是保温陶瓷纤维制成的纤维模块,陶瓷纤维为硬质陶瓷纤维。为了适应不同位置炉温的要求,可以选用不同材质的纤维材料来制作纤维模块2。固定件3和钢钉4均采用耐热钢材料制作而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炉内水梁绝热包扎结构,包括水梁1,纤维模块2和固定件3,水梁1外表面焊接固定有若干固定件3,纤维模块2沿水梁1的轴向安装在固定件3之间,然后通过若干钢钉4固定在固定件3上,纤维模块2填充在水梁1的外周。水梁1为双圆管设计,包括上段水梁11和下段水梁12,上段水梁11通过托辊6支撑在下段水梁12的上方;在上段水梁11的上表面安装有骑卡式条形垫块7。
纤维模块2同时填充在上段水梁11和下段水梁12的外周,纤维模块2的截面形状下部为“U”型,上部为三角形,“U”型的纤维模块填充下段水梁12的四周和上段水梁11的下半部分,三角形纤维模块填充上段水梁11的上半部分,同时将骑卡式条形垫块7的下部进行包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净环热冶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净环热冶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986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烧结炉循环水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炭黑反应炉余热利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