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及移动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11433.4 | 申请日: | 2017-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0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周意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终端 壳体 盲孔 模组 指纹 本实用新型 嵌入 指纹识别 指纹信息 美观性 通孔 保证 采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及移动终端。所述壳体由内侧向外侧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用于嵌入移动终端的指纹模组,所述指纹模组透过所述壳体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移动终端的壳体上由内侧向外侧开设一个用于嵌入指纹模组的盲孔,从移动终端的外表面来看移动终端上没有通孔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可以在保证可进行指纹识别的基础上,保证移动终端壳体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各式各样的移动终端运应而生,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这些移动终端已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产品。很多移动终端上集成了指纹识别功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的指纹模组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但是,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在移动终端的壳体上掏一个通孔,将指纹模组放在通孔的位置并露出指纹膜组。图1给出了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壳体外侧面上通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移动终端壳体的外侧面开设了一个通孔A,放置了指纹模组A1。这样设置破坏掉了移动终端壳体的整体性,不够简约,外观不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及移动终端,以保证移动终端壳体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壳体,所述壳体由内侧向外侧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用于嵌入移动终端的指纹模组,所述指纹模组透过所述壳体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集成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壳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移动终端的壳体上由内侧向外侧开设一个用于嵌入指纹模组的盲孔,从移动终端的外表面来看移动终端上没有通孔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可以在保证可进行指纹识别的基础上,保证移动终端壳体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壳体外侧面上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壳体内侧面盲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壳体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壳体内侧面盲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由内侧向外侧开设有盲孔B,所述盲孔B用于嵌入移动终端的指纹模组,所述指纹模组透过所述壳体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其中,所述指纹模组可以包括光学指纹传感器、超声波指纹传感器或者半导体指纹传感器。
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壳体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移动终端壳体的外侧面上并不会看到盲孔B和指纹模组,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壳体,保证了移动终端壳体的整体性,外观也更加美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壳体的材质可以为玻璃,相应的,所述盲孔B可通过刻蚀形成。所述壳体的材质也可以为金属,相应的,所述盲孔B可以通过计算机数字控制(Computer number control,CNC)机床加工形成。另外,所述壳体的材质还可以为塑料或者硅胶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14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计算机显示器
- 下一篇:转轴连接装置和多屏移动终端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