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FPC天线与PCB板的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08590.X | 申请日: | 2017-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3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 发明(设计)人: | 湛保军;张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维通信(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R4/48;H01R12/6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pc 天线 pcb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FPC天线与PCB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FPC天线与PCB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天线支架101、FPC天线102、接触弹脚103、PCB板104,FPC天线102固定在天线支架101上,接触弹脚103焊接在PCB板104上。FPC天线102下压时使接触弹脚103发生形变,从而让FPC天线102与PCB板104实现稳定电连接。
由于在FPC天线与PCB主板之间需有一个接触弹脚,因此该FPC天线与PCB板的连接结构整体占用空间大,严重阻碍了产品轻薄化发展的趋势,同时该FPC天线与PCB板的连接结构的生产成本也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FPC天线与PCB板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占用空间小、生产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FPC天线与PCB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支架,FPC天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还包括夹持于FPC天线与支架之间的弹性件,所述FPC天线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凸起部内。
进一步的,所述FPC天线的金手指区域位于所述凸起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片、硅胶、泡棉或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有凹槽,所述弹性件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包覆所述凹槽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去除了接触弹脚,有利于减少FPC天线与PCB板之间的间距,从而节省产品内部空间让产品可以制作的更加轻薄,且减少了制造接触弹脚所需的成本;同时无需焊接接触弹脚与PCB板,简化了生产工艺;在FPC天线与支架之间设置弹性件,使FPC天线直接与PCB板电连接,使连接结构阻抗更小,性能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FPC天线与PCB板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FPC天线与PCB板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FPC天线与PCB板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FPC天线;
2、PCB板;
3、支架;
4、弹性件;
5、凸起部;
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FPC天线与支架之间设置弹性件代替接触弹脚。
请参照图2和图3,一种FPC天线与PCB板2的连接结构,包括支架3,FPC天线1固定在所述支架3上,还包括夹持于FPC天线1与支架3之间的弹性件4,所述FPC天线1上设有凸起部5,所述弹性件4位于所述凸起部5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FPC天线1下压,FPC天线1的凸起部5与PCB板接触,FPC天线1继续下压使弹性件4变形,FPC天线1与PCB板稳定的电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去除了接触弹脚,有利于减少FPC天线与PCB板之间的间距,从而节省产品内部空间让产品可以制作的更加轻薄,且减少了制造接触弹脚所需的成本;同时无需焊接接触弹脚与PCB板,简化了生产工艺;在FPC天线与支架之间设置弹性件,使FPC天线直接与PCB板电连接,使连接结构阻抗更小,性能更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FPC天线1的金手指区域位于所述凸起部5上。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4固定在所述支架3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弹性件固定在支架上有利于提高FPC天线与PCB板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4为弹簧、弹片、硅胶、泡棉或橡胶。
由上述描述可知,弹性件的结构、材质多种多样有利于扩大FPC天线与PCB板连接结构适用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3上设有凹槽6,所述弹性件4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凹槽6内。
由上述描述可知,弹性件的一部分容纳于凹槽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FPC天线与PCB板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5包覆所述凹槽6的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维通信(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信维通信(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85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线装置
- 下一篇:地层延长式智能手表天线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