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携带工具扣合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98297.X | 申请日: | 2017-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6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耕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5F3/00 | 分类号: | A45F3/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携带 工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携带工具扣合结构,尤指一种可稳固于腰带上,而可方便携带且无脱落隐患的携带工具扣合结构。
背景技术
当施工人员进行水电工程、房屋装修、修缮或装潢时,通常都必须随身携带多种施工所需的工具,例如锁固螺丝的电动工具,以方便施工时使用并减少爬上爬下的时间,所以,一般施工人员通常是将该电动工具吊挂于腰带上,如图1所示,一般的施工人员11所配戴的腰带12上连接有一工具袋13,该工具袋13设有一供容置该电动工具2的容置空间,通过该工具袋13携带该电动工具2,虽然可以解决影响该施工人员11施工动作的缺点,但每个施工人员11在工作时,难免会有走动或蹲下、起立等等动作,而该电动工具2会随施工人员的动作而产生晃动隐患,进而使电动工具2与工具袋13脱离掉落,轻则造成电动工具2的损坏,重则砸伤施工人员的脚部,且该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员想取下工具袋13,但该工具袋13乃穿设于腰带12上,所以施工人员11需取下腰带12后,再由腰带12上取下工具袋13,而需花费不少的时间。
因此,为能方便取下工具袋,请参阅图2所示,该腰带12上可供工具袋13的扣钩131扣结,并于该工具袋13上方设有一带体132,如此,通过扣钩131的扣结方式,可达到工具袋13与腰带12的简易结合与分离,且通过带体132的约束,而使电动工具无掉落隐患,但因通过工具袋13与腰带12的简易结合与分离,使得施工人员的动作时,容易产生工具袋13与腰带12的脱离,使得整个工具袋13的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基于其从事各种五金工具的设计及制造多年的经验,尤其在电动工具、扳手及套筒工具的着墨,鉴于现有现场施工所携带工具的不便,以期提供一种可简易扣合、非人为而不会使工具脱落的扣合结构,乃积极加以研究改良,经由多次的试验及改变,终得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将电动工具或工具袋固结于扣合件上,扣合件可简单且准确的限位于扣钩件,使携带的电动工具及工具袋不会掉落,并通过人为施力使扣合件与扣钩件达到可分离状态,以达方便携带及取出使用工具的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一扣钩件的本体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穿设孔,而该本体纵向往前设置有一滑道座,该滑道座与本体间形成一容置空间,而该滑道座顶端往下分别为一导引槽、一滑道及一第一限位槽,该第一限位槽顶端为一第二限位槽,而该导引槽、滑道及第一限位槽间呈一非直线的弧形槽,且该第一限位槽是位于导引槽及滑道的最底端,而该扣钩件可供一扣合件的扣合限位,该扣合件主要是在其底座上延伸有一颈部,该颈部延伸有一限位座,该限位座可套设于扣钩件的容置空间内,该限位座的最大直径大于滑道座的导引槽、滑道、第一限位槽的宽度,而该颈部的最大直径略小于滑道座的导引槽、滑道、第一限位槽的宽度,颈部的厚度则大于导引槽、滑道、第一限位槽的厚度,并在该扣合件的近底端设置有一结合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施工人员携带工具袋的外观示意图一。
图2为现有施工人员携带工具袋的外观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扣合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的施工人员携带电动工具的平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扣合件套入扣钩件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扣合件套入扣钩件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扣合件套入扣钩件的动作示意图三。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扣合件脱离扣钩件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扣合件脱离扣钩件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附图说明】
11-施工人员12-腰带
13-工具袋
131-扣钩 132-带体
2-电动工具
3-扣钩件
31-本体32-穿设孔
33-滑道座
331-导引槽 332-滑道
333-第一限位槽 334-第二限位槽
34-容置空间
4-扣合件
41-底座42-颈部
43-限位座44-结合槽
45-螺钉
5-电动工具
6-腰带
7-工具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耕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耕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82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镜子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工具包内置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