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走线槽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3605.6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7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立恒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913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走线槽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走线槽架。
背景技术
走线槽又名线槽、配线槽、行线槽,是用来将电源线、数据线等线材规范的整理并且固定在一起的电工用具。一般有塑料材质和金属材质两种,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
现在大部分变电站都是综自站,值班桌上的电脑很多,电脑桌下又没有走线槽,显得很凌乱。更为重要的是,众多的信号线、电线、电源线、连接线、音频线、视频线交织在一起,不美观的同时随便拉一起线,就有可能带动其他线路出现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一旦一根线出现问题,都需要在这么多线中间寻找排查,影响工作的效率。扎线是一种很好的捆扎乱线的形式,但是一方面,扎线不能将乱线掩盖,另一方面,如果需要乱线拆开时,只能是将扎线破坏,而且破坏扎线时很容易弄伤内部的线路。一些硬质的线槽也能解决扎线的问题,但是总是不能适用于每一个办公室上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实用的计算机走线槽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计算机走线槽架,其创新点在于:所述计算机走线槽架为框体结构,包括外框,所述外框为矩形立柱结构,所述外框的顶部和底部的对角线均设置一横梁,所述横梁之间纵向活动设置一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一圆柱体结构的内走线筒,所述内走线筒的外围通过支撑件固定设置外走线筒,所述内走线筒与外走线筒之间形成线束捆绑区,所述内走线筒与第外走线筒的外圈都纵向开设若干个走线槽,所述走线槽上活动设置槽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的顶部及底部的四个角开设螺纹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走线槽关于转轴环形阵列设置,所述走线槽的两侧开设滑槽,所述槽盖板的两侧设置滑条,所述滑条与滑槽相配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内走线筒和外走线筒对线束进行有效的规范,而且内走线筒和外走线筒之间的线束捆绑区可以用来捆绑较粗的线束,但并不影响美观,实用性较强,而且内走线筒和外走线筒能够通过转轴的转动来适应不同位置的线束。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走线槽可随时打来,重复利用,而且拆装极为简便,灵活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框、2横梁、3转轴、4内走线筒、5支撑件、6外走线筒、7线束捆绑区、8走线槽、9槽盖板、10螺纹安装孔、11滑槽、12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3,一种计算机走线槽架,计算机走线槽架为框体结构,包括外框1,外框1为矩形立柱结构,外框的顶部和底部的对角线均设置一横梁2,横梁2之间纵向活动设置一转轴3,转轴3上固定设置一圆柱体结构的内走线筒4,内走线筒4的外围通过支撑件5固定设置外走线筒6,内走线筒4与第外走线筒6之间形成线束捆绑区7,内走线筒4与外走线筒6的外圈都纵向开设若干个走线槽8,走线槽8上活动设置槽盖板9。外框1的顶部及底部的四个角开设螺纹安装孔10。走线槽8关于转轴3环形阵列设置,走线槽8的两侧开设滑槽11,槽盖板9的两侧设置滑条12,滑条12与滑槽11相配合。
将线束限制在走线槽8中,再将槽盖板9锁紧,即可实现固定,美观实用,可以竖直放置走线槽架,也可以横向放置走线槽架,都能够满足使用条件,使线束不再凌乱。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立恒,未经王立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36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