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与可穿戴设备结合的车载多模式生物感应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68513.9 | 申请日: | 2017-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9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 发明(设计)人: | 白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兴科迪电子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60W50/08 | 分类号: | B60W50/08;B60W40/08;B60W50/14;B60W50/16;A61B5/0205;A61B5/1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7 | 代理人: | 谢亮 |
| 地址: | 10009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设备 结合 车载 模式 生物 感应 系统 | ||
1.一种与可穿戴设备结合的车载多模式生物感应系统,包括信号采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效应装置,所述信号采集装置包括生物传感器和惯性测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装置位于可穿戴设备上,可穿戴设备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所述可穿戴设备内置报警装置和电源供给装置;所述生物传感器为生物电传感器,所述惯性测量传感器与生物传感器集成为多自由度的传感器,所述多自由度的传感器构成生物体征芯片设置于可穿戴设备上;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和效应装置位于汽车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可穿戴设备结合的车载多模式生物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戒指、手腕带、脚腕带、臂带、胸贴、智能手套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可穿戴设备结合的车载多模式生物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汽车本体的数据处理装置和效应装置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可穿戴设备结合的车载多模式生物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贴为柔性材质,厚度小于2mm,通过粘贴材料与皮肤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可穿戴设备结合的车载多模式生物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电传感器包括体温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血糖传感器、血氧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心率传感器、酒精含量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与可穿戴设备结合的车载多模式生物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电传感器采用无创伤EOT光电采集技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与可穿戴设备结合的车载多模式生物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电传感器采用EIT电阻抗技术、CIT电容阻抗技术、ECG心电图检测技术中和IR体温采集技术中的至少一种技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可穿戴设备结合的车载多模式生物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控制平台,所述控制平台包括智能AI处理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与可穿戴设备结合的车载多模式生物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AI处理器采用SOS系统级传感器操作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可穿戴设备结合的车载多模式生物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给装置为有线供电装置、无线充电装置或太阳能供电装置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与可穿戴设备结合的车载多模式生物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给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信号采集装置的电路连接,提供电能。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与可穿戴设备结合的车载多模式生物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给装置包括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能量接收端和能量发射端,所述能量接收端设置于所述信号采集装置上,所述能量发射端设置于汽车本体上,所述能量发射端与汽车蓄电池相连获取电能。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与可穿戴设备结合的车载多模式生物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给装置包括电源接触点,所述信号采集装置上设置有电源接触点一,所述汽车本体上设置有电源接触点二,所述电源接触点二通过与汽车电路相连获得电能,所述电源接触点一和所述电源接触点二通过充电线接触,为所述信号采集装置提供能量,同时充电线可作为有线传输数据的数据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兴科迪电子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兴科迪电子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85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