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线缆和充电线缆的USB接口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25113.X | 申请日: | 2017-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3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黄昌松;陈林锋;贾勇;禹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 地址: | 51908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线缆 usb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线缆和充电线缆的USB接口。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加上处理器、屏幕等高耗能硬件的极速更新,使得移动终端需要内置大容量的电池作为支撑。但随着电池容量的增大,充电时间也随之加长。因此,为了尽可能地缩短充电时长,快速充电已经逐渐演变成一项移动终端的必备功能。
目前,USB标准化组织提出了一种快速充电的技术规范,即通用串行总线功率输出协议(Universal Serial Bus Power Delivery,USB PD),其具体是指在一条USB线(即充电线缆)能够同时支持高达100W电力传输和数据通信的协议规范。然而,目前市场中普遍使用两端都是USB Type-C接口的充电线缆进行USB PD通信以满足快充需求,然而,该充电线材无法同时兼顾既支持USB PD协议的数据通信以进行大功率充电,又能适配目前大量存在的USB Type-A接口设备。
故此,目前需要一种新的充电线缆设计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线缆和充电线缆的第一类型USB接口,用以解决现有的充电线材无法同时兼顾既支持USB PD协议的数据通信以进行大功率充电,又能适配目前大量存在的USB Type-A接口设备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线缆,包括电缆、连接于所述电缆两端的第一类型USB接口和第二类型USB接口,所述电缆包括电源线和信号线,其中,
所述第一类型USB接口具有第一电源引脚和第一通信引脚,所述第二类型USB接口具有第二电源引脚和第二通信引脚;
所述第一电源引脚通过所述电源线与所述第二电源引脚连接,所述第一通信引脚通过所述信号线与所述第二通信引脚连接;
所述信号线与所述电源线之间连接有上拉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型USB接口用于与适配器连接,所述第二类型USB接口用于与待充电设备连接;
所述第二通信引脚将所述待充电设备发送的充电控制信号通过所述信号线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引脚;
所述第一通信引脚将所述充电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适配器,以使所述适配器根据所述充电控制信号输出目标充电电压和/或目标充电电流并通过所述电源线向所述待充电设备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型USB接口还包括第一接地引脚、第一数据引脚和第二数据引脚;
所述第二类型USB接口还包括第二接地引脚、第三数据引脚和第四数据引脚;
其中,所述第一接地引脚与所述第二接地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数据引脚与所述第三数据引脚连接,所述第二数据引脚与所述第四数据引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拉电阻设置在以下位置之一:所述第一类型USB接口中、所述电缆中、所述第二类型USB接口中。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线中串联有设定阻值的电阻,所述设定阻值不大于1k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型USB接口还具有至少一个自定义引脚。
进一步地,所述自定义引脚中至少包括ID识别引脚。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充电线缆的第一类型USB接口,所述第一类型USB接口包括以基板及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通信引脚和第一电源引脚,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引脚,用于与所述充电线缆另一端的第二类型USB接口的第二通信引脚连接;
所述第一电源引脚,用于与所述第二类型USB接口的第二电源引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型USB接口还包括第一接地引脚、第一数据引脚和第二数据引脚;其中,
所述第一接地引脚,用于与所述第二类型USB接口的第二接地引脚连接;
所述第一数据引脚,用于与所述第二类型USB接口的第三数据引脚连接;
所述第二数据引脚,用于与所述第二类型USB接口的第四数据引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地引脚、所述第一数据引脚、所述第二数据引脚、所述第一电源引脚并列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通信引脚设置在基板中与所述第一接地引脚、所述第一数据引脚、所述第二数据引脚、所述第一电源引脚并列排布的位置相错的另一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51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