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倒丝机的大号丝筒出丝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7218.0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8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阮齐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特斯林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32 | 分类号: | B65H49/32;B65H57/06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0 | 代理人: | 胡国平 |
地址: | 312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倒丝机 大号 丝筒出丝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网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用于倒丝机的大号丝筒出丝机构。
背景技术
倒丝机是一种将大号丝筒分成若干小号丝筒的机器。目前在倒丝时,一般将大号丝筒直接立在倒丝机后方的地面上。而倒丝机机架上的导丝圈在丝筒的斜上方位置,丝从导丝圈穿过引入倒丝机,这样就造成丝筒的轴线方向与出丝方向存在一定的夹具,该夹角的存在会增加出丝时丝与丝筒的摩擦力,会对丝造成一定的损伤,同时又容易出现卡丝现象,影响倒丝的正常进行。此外,由于丝筒直接立在地面上,当丝筒的丝快倒完时,由于丝筒变轻,此时在丝的牵引下容易翻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倒丝机的大号丝筒出丝机构,从而确保倒丝顺畅,大号丝筒放置稳定,且可保障所导丝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倒丝机的大号丝筒出丝机构,包括设置于倒丝机机架后方的一排丝筒定位柱,丝筒定位柱与倒丝机机架上的导丝圈一一对应设置,且丝筒定位柱向着对应的导丝圈所在方向倾斜。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部带有轮子的底框架,倒丝机机架的底部具有正好可收纳底框架的收纳空间,丝筒定位柱固定于底框架的后端,底框架可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从收纳空间的后侧移出、移进。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倒丝机机架上位于底框架两侧的电机,电机上同轴连接有齿轮,底框架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齿条,两个齿轮分别与两个齿条啮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用于倒丝机的大号丝筒出丝机构,将大号丝筒通过丝筒定位柱定位至斜向导丝圈方向,使丝筒的轴线方向与出丝方向保持一致,从而大大减小出丝时丝与丝筒的摩擦力,确保出丝顺畅,减小对所倒丝的损伤,保障丝的品质,同时,大号丝筒通过丝筒定位柱定位后放置稳定,无翻倒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底框架移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底框架移进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倒丝机机架 2、导丝圈 3、丝筒定位柱 4、底框架 5、轮子6、收纳空间 7、电机 8、齿轮 9、齿条 10、大号丝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倒丝机的大号丝筒出丝机构,包括设置于倒丝机机架1后方的一排丝筒定位柱3。丝筒定位柱3与倒丝机机架1上的导丝圈2一一对应设置,且丝筒定位柱3向着对应的导丝圈2所在方向倾斜。导丝圈2整排设置于倒丝机机架1后上方位置,用于将大号丝筒10上的丝引入倒丝机,导丝圈2的设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将大号丝筒10的中心孔对准丝筒定位柱3套在丝筒定位柱3上即可对大号丝筒10进行稳定的固定,且大号丝筒10正好向着导丝圈2所在方向倾斜。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底部带有轮子5的底框架4。倒丝机机架1的底部具有正好可收纳底框架4的收纳空间6。丝筒定位柱3固定于底框架4的后端。底框架4可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从收纳空间6的后侧移出、移进。如此设计,待机时,可将底框架4移进收拢于倒丝机机架1底部的收纳空间6内,并带动丝筒定位柱3靠拢于倒丝机机架1上(如图2所示),从而减小整机体积,消除丝筒定位柱3独立立于车间内造成的安全隐患。
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倒丝机机架1上位于底框架4两侧的电机7。电机7上同轴连接有齿轮8,底框架4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齿条9,两个齿轮8分别与两个齿条9啮合。如此设计,电机7带动齿轮8旋转,齿轮8旋转带动与之啮合的齿条9传动,进而驱动整个底框架4前后平动,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可靠。且当底框架4最大限度的移出收纳空间6时,丝筒定位柱3正好向着导丝圈2所在方向倾斜。
工作时,将大号丝筒10一一固定于丝筒定位柱3上,将大号丝筒10上的丝穿过导丝圈2引入倒丝机中,通过丝筒定位柱3定位至斜向导丝圈2方向,使丝筒的轴线方向与出丝方向保持一致,从而大大减小出丝时丝与丝筒的摩擦力,确保出丝顺畅,减小对所倒丝的损伤,保障丝的品质,同时,大号丝筒10通过丝筒定位柱3定位后放置稳定,无翻倒风险。
以上所述依据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中记载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特斯林网业有限公司,未经绍兴特斯林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72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卡紧的铜业用放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磷氮无卤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