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梁体顶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10218.8 | 申请日: | 2017-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14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 发明(设计)人: | 范利;徐林枫;邵亚腾;施庆生;吴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周美华 |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梁体顶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梁体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地下施工较多,由于地面工程的复杂性,桥梁沉降无法避免且无法准确预测,为了对现有桥梁的保护,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施工方法是在天桥下施工临时支撑基础,架设临时支撑装置,当天桥发生沉降时,则通过在临时支撑装置上放置千斤顶将梁体顶升后再将桥墩上的支座垫高。
但上述临时支撑基础和装置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天桥通常设计在交通流量较大的部位,施工临时支撑基础和装置的过程、及施工所需的占地均会影响现况交通,且上述临时支撑基础和装置造价较高、高度不可调、不可重复利用,浪费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施工复杂、造价较高、占地较大、浪费财力、影响交通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施工简单、成本低、占地小、高度可调、可重复利用的的梁体顶升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梁体顶升装置,其包括:
固定或套设在墩柱上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延伸至靠近梁体的支顶座。
所述支撑件为至少一个抱箍,所述抱箍与所述墩柱紧配合,所述支顶座设置在最靠近梁体的所述抱箍上。
所述支撑件为至少两个抱箍,相邻所述抱箍之间具有重合部分,可轴向调节所述支撑件的轴向长度。
所述抱箍为两个半圆筒部件相对设置而成,两个所述半圆筒部件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轴向分布的若干安装板,相对的两个安装板之间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件为三个抱箍,其分别为:
第一抱箍,紧扣在墩柱上端且其上还分别对称设有支顶座;
第二抱箍,所述第二抱箍紧扣在墩柱下端;
第三抱箍,所述第三抱箍一端与所述第一抱箍下端紧扣,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抱箍上端紧扣,用于连接第一抱箍、第二抱箍,调节所述梁体顶升装置高度。
所述支顶座上还设置有支顶平台。
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半圆筒部件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加劲肋。
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抱箍中外径小的所述抱箍位于邻接处设置有轴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抱箍中外径大的所述抱箍相抵。
靠近墩柱底座的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置有钢板底座,所述钢板底座安装在所述墩柱的底座上。
所述钢板底座与支撑件外壁之间设置有轴向延伸的第二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梁体顶升装置,包括固定或套设在墩柱上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延伸至靠近梁体的支顶座,所述支顶座上放置支顶平台,通过在墩柱上套设支撑件,在支顶平台上放置千斤顶的方式可以将梁体顶升,此种设置的梁体顶升装置不需要在桥梁下另外设立临时支撑基础和支撑装置,具有施工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占地小、不影响交通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梁体顶升装置,所述支撑件为三个抱箍,其分别为紧扣在墩柱上端的第一抱箍,其上还分别对称设有支顶座,紧扣在墩柱下端的第二抱箍,一端紧扣在第一抱箍下端另一端紧扣在第二抱箍上端用于连接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的第三抱箍,此种设置的梁体顶升装置,所述支撑件为三个部件,通过三个部件的连接可以调节所述支撑件的高度,具有安装方便,高度可调,可重复利用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梁体顶升装置,所述抱箍为两个半圆筒部件相对设置而成,两个所述半圆筒部件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轴向分布的若干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半圆筒部件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加劲肋,通过设置加劲肋可以加强安装板与抱箍外壁的强度,从而能使抱箍之间连接更加稳固。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梁体顶升装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抱箍中外径小的所述抱箍位于邻接处设置有轴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抱箍中外径大的所述抱箍相抵。通过此种设置可以使安装后的抱箍之间连接更加稳固,从而可以更好地提供一个竖向力,使顶升装置能够稳固顶升梁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梁体顶升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梁体顶升装置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股份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02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氧树脂彩色碎石混合料结构
- 下一篇:一种沙丘改造与利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