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捕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88292.4 | 申请日: | 2017-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5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 发明(设计)人: | 严勋植;宋智睿;赵贤昇;李贞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6 | 代理人: | 孙昌浩,李盛泉 |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1.一种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部;
罩部,配置于所述基底部的上部;
光源模块,配置于所述基底部与所述罩部之间而发射紫外线;
粘合模块,配置于所述基底部与所述罩部之间;以及
主体支撑部,位于所述基底部与所述罩部之间,使所述基底部与所述罩部彼此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粘合模块支撑部,位于所述基底部与所述光源模块之间,固定所述粘合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模块,包括:
光源基板;以及
一个或多个紫外线光源,贴装于所述光源基板,且发射紫外线,
所述光源基板向紫外线光源施加电源以及电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模块还包括:透明罩,该透明罩包围所述紫外线光源以及光源基板而从外部进行保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粘合模块形成有开口部形态的光源露出部,
所述紫外线光源通过所述光源露出部向外部发射紫外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露出部形成为一个开口部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露出部形成为多个开口部的形状,
所述多个开口部分别形成于与所述多个紫外线光源对应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位于所述光源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与所述光源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齐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位于所述光源模块的向外部露出的一面的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两侧形成有沿配置有所述粘合模块的一面方向突出的粘合模块安装部,
在形成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两侧的所述粘合模块安装部,形成有作为在彼此对向的面插入所述粘合模块的两侧面的槽的粘合模块安装槽。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支撑部形成为一部分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一面重叠,所述主体支撑部的一部分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一面相隔而形成粘合模块安装槽,
所述粘合模块的侧面插入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从而所述粘合模块固定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底部形成有从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的基底开口部,
所述基底开口部位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下部,
所述粘合模块通过所述基底开口部而安装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或者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拆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底开口部的内部形成有粘合模块固定部,所述粘合模块固定部以与所述粘合模块支撑部的下表面具有隔开空间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粘合模块形成有固定于所述罩部与所述基底部之间的框架、贴附于所述框架的一面的粘合薄片、形成于所述框架的下部的手柄以及向所述框架的另一面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插入于所述粘合模块固定部的所述隔开空间,从而所述粘合模块以安装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状态得到固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罩部形成有通孔形状的罩开口部,
所述罩开口部位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的上部,
所述粘合模块通过所述罩开口部而安装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或者从所述粘合模块安装槽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未经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82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旋风罩的灭蚊灯
- 下一篇:一种温室大棚灭蚊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