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无线照明自动调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77334.4 | 申请日: | 2017-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9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周晶;邢佳妮;方攸同;姚缨英;许建国;李增勤;刘娟;赵正路;闫军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F21V23/00;F21V23/04;H05B33/08;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无线 照明 自动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无线照明自动调节装置,属于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隧道作为拓展地下利用空间和缓解地面交通拥挤的工程建筑物,正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隧道的修建过程中,特别是在使用盾构机或其它方法打通隧道后,施工人员便需要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进入洞中开展进一步的修建工作。
在现有的照明技术中,电缆供电照明和隧道内壁喷涂发光材料是在隧道建设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两种照明措施。其中,前者要求在施工人员进入隧道作业前,根据可利用电源的输出电压、供电量、供电时间、接电地点等因素设计和铺设照明电缆,由此会降低施工效率;此外,在施工人员作业过程中电缆照明往往是对整个隧道的,而不是有针对性地在作业区域进行照明,这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对于隧道洞内复杂的施工环境,照明电缆一旦破损漏电,则会危及施工人员。后者利用手持照明灯和隧道内壁的发光涂料来满足隧道洞内的照明要求,而现有的发光涂料往往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施工人员长时间在涂有这种发光材料的隧道洞中作业,不可避免地会接触这些有毒物质,危害身体健康,同时手持照明设备又会对施工人员作业造成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无线照明自动调节装置及其无线照明自动调节方法,能实现对隧道的区域性无线照明及自动调节,满足施工人员照明需求的同时,提升了观测及检修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首先公开了一种隧道无线照明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能接收模块阵列和可移动电能发射车;所述的电能接收模块阵列包括若干安装在隧道内壁上的电能接收模块,所述的可移动电能发射车包括车身、扶手、电能发射模块、升降台、升降旋转电机、平移台、控制柜、光强度传感器和辅助支撑装置;
所述的扶手安装于车身后端;控制柜安装于车身上靠近扶手的一侧,隔板将控制柜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设置有DSP控制模块、手动调节升降开关、手动调节开关按钮,下层设置有直流电源、逆变电路、PWM信号发生器;所述的DSP 控制模块与直流电源电连接;所述的手动调节升降按钮与DSP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的手动调节升降开关与DSP控制模块电连接,手动调节升降开关有零位、升、降三个档位;
所述的平移台安装在车身上,平移台的轨道垂直于车身行进方向,平移台安装有手轮,所述的手轮控制平台相对于车身的移动;所述的升降台和升降旋转电机安装于平移台的水平移动平台上,且用螺栓固定;升降旋转电机通过丝杆与升降台连接,并控制升降平台的升降;升降旋转电机安装有旋转电机电动开关,所述的旋转电机电动开关与DSP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的光强度传感器通过连接杆安装在车身的前端,光强度传感器与DSP 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的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和支腿,所述的固定支架与车身的侧面电焊连接,所述的支腿与固定支架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的电能接收模块包括接收线圈、谐振电容和照明灯,所述的接收线圈、所述的谐振电容和所述的照明灯电连接构成回路。
所述的电能发射模块包括直流电源、逆变电路、PWM信号发生器、谐振电容和发射线圈,所述的发射线圈和谐振电容安装在升降平台上;所述的直流电源、逆变电路和PWM信号发生器安装在控制柜内;直流电源、逆变电路、谐振电容和发射线圈之间电连接;PWM信号发生器和逆变电路电连接,并由PWM信号发生器对逆变电路发出控制波形。
优选的,所述的电能接收模块包括环形磁芯,接收线圈绕制在磁芯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电能发射模块包括W型磁芯,线圈交错绕制,以适应隧道顶部的弧形内壁。
优选的,电能发射回路与电能接收回路的谐振频率相同,其中所述的电能发射回路包括发射线圈和谐振电容,所述的电能接收回路包括接收线圈和谐振电容。
优选的,所述照明灯为LED灯。
优选的,所述电能接收模块黏着在隧道壁上,可拆卸。
优选的,所述的发射线圈半径为接收线圈半径的2.5-3倍。
优选的,所述的接收线圈分若干列平行安装在隧道顶部;任意两个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相等,两个接收线圈的圆心间距为2.5-3倍的接收线圈半径。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隧道的区域性无线照明,并自动调节照明亮度,满足施工人员照明需求的同时,提升了观测及检修的效率,也符合按需照明的节能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能接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能发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73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