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舰船用中频移动电源用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66528.4 | 申请日: | 2017-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7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 发明(设计)人: | 钱江伟;管新元;虞踏峰;廉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02;H01B7/22;H01B5/0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健 |
| 地址: | 2152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舰船 中频 移动 电源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舰船电源用电缆,尤其涉及一种舰船用中频移动电源用电缆。
背景技术
在航空和大型舰船电力系统中,由于舰载发电机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只有提高频率才能满足功率要求,所以相应的舰载电气设备和与飞机相关的电源逐渐采用400Hz中频电源。然而,其电抗值是50Hz系统的8倍,使线路电压降增大,制约工程实现。电力系统的频率对于电缆导体的交流电阻和电抗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改变电缆的阻抗,导致电缆额定载流能力下降,电压降增大。
首先,由电缆电压降计算公式可知,电压降主要由电缆阻抗所影响,电缆的阻抗又分别由电缆的交流电阻与电缆的电抗构成。其中,交流电阻计算公式可见,400Hz中频系统对比50Hz系统,频率增大8倍,电缆交流电阻有所增加但不是特别明显。然而,电缆的电抗X(Ω/cm)=2πfL,可见频率f增大8倍后,电缆的电抗也相应增大8倍,对于电缆的电压降影响较大。
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款适应400Hz中频系统用电缆,减小电缆电压降,满足航空航天及海洋军舰对400Hz中频供电系统的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舰船用中频移动电源用电缆,此舰船用中频移动电源用电缆适应400Hz中频系统用电缆,减小电缆电压降,满足航空航天及海洋军舰对400Hz中频供电系统的发展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舰船用中频移动电源用电缆,包括:1根中性线铜导体、6根相线铜导体、内护套层和外护套层,所述中性线铜导体外表面包覆有中性线绝缘层,所述相线铜导体外表面包覆有相线绝缘层,6根所述相线铜导体绞合于1根中性线铜导体侧表面形成缆芯,所述内护套层包覆于6根相线铜导体外表面,所述内护套层和外护套层之间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镀锡铜丝编织层和铜带屏蔽层,此铜带屏蔽层由绕包于镀锡铜丝编织层的铜带组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镀锡铜丝编织层中镀锡铜丝的编织密度不小于90%。
2、上述方案中,所述缆芯的截面面积为50mm²。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舰船用中频移动电源用电缆,其将3相动力线芯均分为2根导体,通过采用同等截面导体并联使用达到所需的大截面效用,减小集肤效应,降低交流电阻;此外,相线排布也需精心策划,6根相线与1根中性线构成1+6的稳定结构后,同相线芯需采用对称式分布,以消除同相导体间的轴间距,降低电缆的电抗值,同步实现降低电缆阻抗值,有效改善电缆的电压降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舰船用中频移动电源用电缆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中性线铜导体;2、相线铜导体;3、内护套层;4、外护套层;5、中性线绝缘层;6、相线绝缘层;7、镀锡铜丝编织层;8、铜带屏蔽层;9、缆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舰船用中频移动电源用电缆,包括:1根中性线铜导体1、6根相线铜导体2、内护套层3和外护套层4,所述中性线铜导体1外表面包覆有中性线绝缘层5,所述相线铜导体2外表面包覆有相线绝缘层6,6根所述相线铜导体2绞合于1根中性线铜导体1侧表面形成缆芯9,所述内护套层3包覆于6根相线铜导体2外表面,所述内护套层3和外护套层4之间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镀锡铜丝编织层7和铜带屏蔽层8,此铜带屏蔽层8由绕包于镀锡铜丝编织层7的铜带组成。
上述镀锡铜丝编织层中镀锡铜丝的编织密度为92%。
镀锡铜丝,采用多根镀锡铜单丝绞合而成,使导体在满足电力传输要求的前提下,具备了优异的柔软性能,极大地便利了电缆的敷设安装。同时,绞合单丝进行了镀锡工艺处理,有效的防止了导体出现氧化从而导致电阻增加引发的一系列事故问题。此外,加工过程中对导体的拉丝、束丝及复绞工序,要求每一工序的方向保持一致,且具有几乎一致的节距和绞入率,以保证每一成品动力线芯导体的导体电阻偏差不大于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65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杆防喷盒
- 下一篇:浆料除铁机(HPCBC系列全自动磁棒组槽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