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曲面玻璃的光热可调防爆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59753.5 | 申请日: | 2017-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8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黄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耀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27/28;B32B27/08;B32B27/36;B32B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曲面 玻璃 光热 可调 防爆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爆膜,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曲面玻璃单独光热可调防爆膜。
背景技术
防爆膜主要应用于各种玻璃板,常规的防爆膜一般使用PET作为基材,经过处理后贴合OCA制成,在玻璃受到外力冲击后,不会碎裂飞溅,而是由防爆膜将玻璃碎片粘接在一起。传统的玻璃没有弧度,普通PET防爆膜即可满足需求,但是随着近年来曲面玻璃的广泛应用,防爆膜在使用过程中边缘需要经过热弯,有一定的曲面弧度,而普通PET防爆膜由于柔软度不够,耐热性差,容易造成边缘剥离或脱落,不能完全起到防爆安全作用。
此外,由于全球能源资源日益贫乏,而社会总能耗中有1/3以上为建筑能耗,节能减排必须优先考虑建筑节能。由于建筑物或车辆热损失最大部位为窗口等开口部,通过研制新型的智能节能窗,可以有效地降低能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最终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窗称为“智能型节能窗”,即可根据季节变化和居住者需求对日射等进行光热调节的新型节能窗。利用二氧化钒这种物质的温控相变特性研制的温控智能节能窗,具有结构简单,不用开关或人工能源就能实现自动光热调控等显著优点,备受工业界亲睐。二氧化钒材料具有一级相变特性,可感应环境温度变化,智能响应这一变化实现对太阳光的波段选择性透过或遮蔽。通常在环境温度低于相变温度时,含有二氧化钒的薄膜或涂层对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中红外光几乎是完全通透的;当温度超过二氧化钒的半导体-金属相变温度时,二氧化钒发生相变转化为R相,此时材料可对中红外光选择性遮断,达到透明的目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曲面玻璃单独光热可调防爆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用于曲面玻璃单独光热可调防爆膜,依次包括离型膜层、OCA胶层、纳米二氧化钒膜层、PI基材层、压敏胶层、PET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OCA胶层由UV型OCA胶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压敏胶层由丙烯酸系、聚氨酯系或有机硅系压敏胶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离型膜层厚度为40μm-100μm,优选厚度为75μm。
进一步的,所述OCA胶层厚度为20μm-60μm,优选厚度为50μm。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二氧化钒膜层厚度为0.1μm-10μm,优选厚度为 4μm。
进一步的,所述PI基材层厚度为5μm-50μm,优选厚度为25μm。
进一步的,所述压敏胶层厚度为5μm-20μm,优选厚度为10μm。
进一步的,所述PET保护层厚度为40μm-100μm,优选厚度为50μm。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曲面玻璃单独光热可调防爆膜,使用PI基材后,可以更为直接彻底的改进防爆膜耐弯曲和耐热性能;通过使用具有在一定温度下相转变功能的纳米二氧化钒膜层来实现太阳热智能温控性能,自动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调节太阳光的透过率,可以实现冷热双向调节,达到冬天保暖,夏天保冷的效果,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曲面玻璃单独光热可调防爆膜,依次包括离型膜层1、OCA胶层2、纳米二氧化钒膜层3、PI基材层4、压敏胶层 5、PET保护层6。
其中,OCA胶层2由UV型OCA胶构成。
压敏胶层5由丙烯酸系压敏胶构成。
离型膜层1厚度为40μm。
OCA胶层2厚度为20μm。
纳米二氧化钒膜层3厚度为0.1μm。
PI基材层4厚度为5μm。
压敏胶层5厚度为5μm。
PET保护层6厚度为40μm。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曲面玻璃单独光热可调防爆膜,依次包括离型膜层1、OCA胶层2、纳米二氧化钒膜层3、PI基材层4、压敏胶层 5、PET保护层6。
其中,OCA胶层2由UV型OCA胶构成。
压敏胶层5由聚氨酯系压敏胶构成。
离型膜层1厚度为100μm。
OCA胶层2厚度为60μm。
纳米二氧化钒膜层3厚度为10μm。
PI基材层4厚度为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耀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耀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97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