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灯具调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36049.8 | 申请日: | 2017-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8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严彩鹏;覃广志;苏艳华;邹大琴;农大设;刘洪林;张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具 调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具调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与美化的进步,交通的日趋发达,以及各种功能场合及智能家居等丰富与发展,照明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多且重要的角色,照明需求与控制已无处不在。与此同时,我们生活中对于照明的需求也日趋增大,灯具光照度调节是对照明的最基本需求之一。
目前,对灯具照度调节控制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都只能通过人为地调节开关,操作不便,且无法根据环境进行自动调节照度级别,大多只能实现开或关。此外,在无线控制方面,一般情况下只能通过无线方式人为控制调节一个或若干个灯具的照度,然而当下所能实现的无线控制当中在稳定、范围、数量的要求上并不能尽如人意,在自动调节方面也很少实现自组网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灯具控制方式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灯具调光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灯具调光装置,包括感光数据处理模块、无线控制模块、灯具连接模块、电源稳压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控制切换与复位模块、逐级调节模块和地址开关模块;控制切换与复位模块、逐级调节模块和地址开关模块分别连接在无线控制模块的不同控制输入端上;显示控制模块连接在无线控制模块的显示输出端上;电源稳压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电源稳压模块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与无线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另一路与灯具连接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感光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无线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连接灯具连接模块的控制输入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无线控制模块为基于ZigBee的无线控制模块。
上述方案中,所述地址开关模块为八位地址开关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基于无线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来实现根据实际周围光照情况来自适应调节灯具照度,也可以基于控制终端来进行远程控制或片区控制。当不需要接入无线网络时也可实现手动逐级控制。丰富了人们生活中对于灯具照度的多样化控制调节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灯具调光装置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灯具调光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感光数据处理模块、无线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灯具连接模块、电源稳压模块、控制切换与复位模块、逐级调节模块和地址开关模块。控制切换与复位模块、逐级调节模块和地址开关模块分别连接在无线控制模块的不同控制输入端上。显示控制模块连接在无线控制模块的显示输出端上。电源稳压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电源稳压模块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与无线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另一路与灯具连接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感光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无线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连接灯具连接模块的控制输入端。
感光数据处理模块上带有感光带,主要功能是由感光带收集装置附近的光照度,并由模块进行处理。无线控制模块上带有天线,其主要功能则是实现装置的总体控制和数据传输,并与无线网络中的节点、协调器、控制终端进行通信,传送与接收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控制模块为基于ZigBee的无线控制模块,即采用CC2350片上解决方案。显示控制模块上带有显示屏,其主要功能是显示所收集的相关数据和工作状态。灯具连接模块上带有灯具接口,其主要功能是连接被控灯具。电源稳压模块上带有电源接口,其主要功能是接通电源并稳压。控制切换与复位模块上带有模式切换按键与复位按键,其主要用于切换自动/手动控制模式,和对装置进行复位。逐级调节模块上带有调节拨盘,其主要功能为在手动模式下调节用户逐级拨动盘所设定的照度。地址开关模块上带有地址拨盘,其主要功能是区别控制装置所控灯具,作为通信地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地址开关模块为八位地址开关模块。
上述调光装置安装在一个长方形的外壳内,该外壳的材料为金属合金或塑料。为了方便地将装置固定在灯具上,外壳上设有固定环。无线控制模块的天线设置在外壳的后端。感光数据处理模块的感光带和显示控制模块的显示屏设置在外壳的顶部。灯具连接模块的灯具接口、电源稳压模块的电源接口、以及控制切换与复位模块的模式切换按键和复位按键设置在外壳的前端。逐级调节模块的调节拨盘和地址开关模块的地址拨盘设置在外壳的左侧或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60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