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消除静电的粉体搅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16822.4 | 申请日: | 2017-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6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顾成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特密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B01F3/1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消除 静电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体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消除静电的粉体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粉体搅拌过程中由于高速搅拌,粉体之间因摩擦产生静电,很容易发生粉尘爆炸,造成安全事故;现有的粉体搅拌机通常不含有静电消除装置或者是通过接地来消除静电,此种消除静电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对于材质有要求,只有在材质为导体时才有效,要是换成绝缘体就无法起到良好的消除静电效果;同时现有的粉体搅拌机搅拌辊轴结构单一,搅拌不均匀,影响粉体搅拌混合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消除静电的粉体搅拌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消除静电的粉体搅拌装置,包括圆锥形搅拌桶体且上端口大,下端口小,所述的圆锥形搅拌桶体上端口设有盖板,所述的盖板上方设有电机,所述的圆锥形搅拌桶体内中间设有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所述的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为共轴反桨式结构且所述的第一搅拌轴位于所述的第二搅拌轴内部;所述的第一搅拌轴下端设有螺旋搅拌部;所述第二搅拌轴下端设有若干上下层状排布设置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两端部上设有搅拌机构;所述的电机下端连接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下端连接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链条带动第二齿轮旋转,所述的第二齿轮下方连接第三齿轮,所述的第三齿轮连接第一搅拌轴并带动第一搅拌轴转动,所述的第三齿轮啮合第四齿轮,所述的第四齿轮啮合第五齿轮,所述的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共轴同步运转,所述的第六齿轮啮合第七齿轮,所述的第七齿轮连接第二搅拌轴;所述的圆锥形搅拌桶体内侧壁上设有除静电离子风嘴,所述的除静电离子风嘴与高压气源相连接;所述的圆锥形搅拌桶体内还设有静电检测报警装置,所述的静电检测报警装置包括静电感应器、报警器和中央处理器,所述的静电感应器通过线缆和中央处理器的模拟量端口连接,所述的报警器和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的圆锥形搅拌桶体上端还设有进料口,下端设有出料口。
另,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上搅拌部和下搅拌部,所述的上搅拌部和下搅拌部以搅拌杆为对称轴呈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的上搅拌部呈V型结构,所述的下搅拌部呈倒V型结构。
另有,所述的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表面均设有一层耐磨衬套。提高搅拌轴的耐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还,所述的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表面还设有一层除静电层。进一步提高消除静电能力,防止粉尘静电爆炸。
还有,所述的圆锥形搅拌桶体的内壁表面也设有一层除静电层。进一步提高消除静电能力,防止粉尘静电爆炸。
再,所述的进料口呈漏斗状结构且上端大,下端小。
再有,所述的出料口呈斜向下设置。倾斜设置起到很好的导向缓冲作用。
此外,所述的出料口设有四个,四个出料口环形均布在所述的圆锥形搅拌桶体下端口处。
此外还,所述的出料口的倾斜角度为与竖直方向呈30°-60°。
此外还有,所述的电机为变频电机。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消除静电的粉体搅拌装置,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的粉体搅拌装置的搅拌轴采用共轴反桨式结构,搅拌轴上的搅拌结构设置也不同,结构设计合理,实现不同方向共同对粉体进行搅拌,粉体搅拌更加充分,混合更均匀;同时增设了除静电离子风嘴,消除粉体搅拌过程中粉体之间摩擦产生的静电,避免粉体静电爆炸,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搅拌轴部分结构图。
图中:1圆锥形搅拌桶体、2盖板、3电机、31电机转轴、4第一搅拌轴、41螺旋搅拌部、5第二搅拌轴、51搅拌杆、52搅拌机构、521上搅拌部、522下搅拌部、6除静电离子风嘴、7进料口、8出料口、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第三齿轮、12第四齿轮、13第五齿轮、14第六齿轮、15第七齿轮、16链条、17静电检测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特密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特密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68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球生产用人造革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向搅拌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