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夹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03290.0 | 申请日: | 2017-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0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薛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诺依信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夹电池,属于手机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智能化的发展,手机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内容,如上网、看视频、玩游戏等。一般手机电池内存储的电量只能维持几个小时。随着手机使用越来越频繁,为了提高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现在市场出现了充电宝,但由于充电宝体积较大,携带不便,因此出现了背夹电池。
现有的背夹电池,结构较复杂,装配不便,造成生产效率不高。同时,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其插接于手机充电口的充电端子极易损坏或断裂,出现与手机的充电接口接触不良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使用寿命长的背夹电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背夹电池,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电池,设于壳体内且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的控制电路板,以及设于壳体外侧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充电端子;所述壳体包括弹性部,第一刚性部,以及设于弹性部的第二刚性部;所述第二刚性部设有供充电端子穿出壳体的安装孔;充电端子一端抵触于第一刚性部,另一端从安装孔穿出壳体并卡固于安装孔,供手机充电。
上述结构的背夹电池,结构简单,尤其是充电端子与壳体分离,在安装充电端子时,充电端子只需穿过安装孔即可,装配效率高,就算某个部件损坏,也只需跟换坏部件即可,降低了废品率;还有,充电端子一端抵触于第一刚性部,另一端从安装孔穿出壳体,使得在对手机进行充电时,长时间使用后,充电端子也不会后退,不会出现充电端子与手机充电插口接触不良的情况;还有,安装孔设于第二刚性部,第二刚性部又设于弹性部,使得充电端子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拔插手机时,不会轻易损坏充电端子,延长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为了简化结构,方便加工生产,所述安装孔的边缘距离所述第二刚性部的外边缘2~3mm。
进一步的,为了简化结构,方便装配,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固设于底壳的面盖;所述弹性部设于所述的面盖;所述第一刚性部设于所述的底壳。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加工生产,所述面盖由弹性部和第二刚性部组成,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与手机配合使用,所述面盖的外侧面设有容纳手机的容纳槽;所述第二刚性部位于所述容纳槽的底端。
进一步的,为了保护面盖,所述面盖的外侧面设有一层PVC贴纸。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对电池充电,所述壳体外侧设有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充电口。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控制背夹电池的开/关,所述壳体外侧设有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按钮开关。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夹电池具体实施例的爆炸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夹电池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夹电池具体实施例的后视图。
10壳体11 底壳
111 第一刚性部12 面盖
121 弹性部122第二刚性部
123 容纳槽13 PVC贴纸
20电池30 控制电路板
40充电端子50 充电口
60按钮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图5所示,一种背夹电池,包括壳体10,设于壳体10内的电池20,设于壳体10内且与电池20电性连接的控制电路板30,设于壳体10外侧且与控制电路板30电性连接的充电端子40,设于壳体10外侧且与控制电路板30电性连接的充电口50,以及设于壳体10外侧且与控制电路板30电性连接的按钮开关60。
具体的,壳体10包括底壳11和固设于底壳11的面盖12;面盖12由弹性部121和第二刚性部122组成,且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底壳11设有第一刚性部111(本实施例中,整个底壳11即为第一刚性部111);第二刚性部122被弹性部121环绕,并设有供充电端子40穿出壳体10的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充电端子40一端抵触于第一刚性部111,另一端从安装孔穿出面盖12并卡固于安装孔,供手机充电。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孔的边缘距离第二刚性部122的外边缘2~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诺依信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诺依信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32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装的光纤连接器
- 下一篇: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