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加热干燥的五谷研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99556.9 | 申请日: | 2017-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8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 发明(设计)人: | 杜振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振坤 |
| 主分类号: | B02C7/06 | 分类号: | B02C7/06;B02C7/11;B02C7/18;B02C11/08;B02C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干燥 五谷 研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研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加热干燥的五谷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五谷"这一名词的最早记录,见于《论语》。根据《论语》的记载:二千四百多年以前,孔子带着学生出门远行,子路掉队在后面,遇见一位用杖挑着竹筐的老农,问他:"你看见夫子吗。"老农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夫子。" 在此前的《诗经》、《尚书》之中,只有"百谷",而无"五谷"的提法。但对五谷究竟指哪五种作物,则出现在汉朝时的著作。谷类主要是指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五谷主要包括稻米、小麦、大豆等及其他杂粮,比如小米、黑米、荞麦、燕麦、薏仁米、高粱等。谷物通过加工为主食,为人类提供了50%~80%的热能、40%~70%的蛋白质、60%以上的维生素B1。谷类可因种类、品种、产地、生长条件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其营养素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谷类作为中国人的传统饮食,几千年来一直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在我国的膳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当作传统的主食。《论语·乡党》:"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这是孔子作为周代贵族时,当时贵族的生活习惯。谷物在其中占有最大比例。《灵枢·刺节真邪》:"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是说五谷的营养是人后天最重要的营养。谷物的加工方式很多,比较常见的就是研磨成粉,所以一个好的研磨设备是非常重要的,现有的研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使用的时候由于谷物不太干燥导致研磨之后的粉末过于潮湿,后期还需要专门进行晾晒,浪费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加热干燥的五谷研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的时候由于谷物不太干燥导致研磨之后的粉末过于潮湿,后期还需要专门进行晾晒,浪费人力物力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加热干燥的五谷研磨装置,包括出料口、加热室、加热丝、风机、电机、移动轮、主动轮、中转轮、传动轮、研磨室、动磨体、静磨体、加料斗、控制开关、搅拌网和支架,所述支架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轮,且支架的上方设置有研磨室,所述研磨室的上方设置有加料斗,且研磨室的内部设置有静磨体,所述静磨体的左侧设置有动磨体,所述研磨室的左侧设置有传动轮,且传动轮的下方设置有中转轮,所述中转轮的下方设置有主动轮,且主动轮的右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研磨室的下方位于支架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网,且搅拌网的下方设置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的内部设置有加热丝,所述搅拌网的右下方设置有风机,所述支架的右侧靠近搅拌网的位置处设置有出料口,且支架的上方靠近研磨室的右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电机和风机均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轮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移动轮分别安装在支架下方的四个拐角处。
优选的,所述中转轮和搅拌网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轮和动磨体通过传动杆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和支架通过安装螺柱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搅拌网可以将加工之后的粉末进行搅拌,然后被下方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干燥处理,干燥处理之后的粉末在经过风机风力作用被吹向收集装置,风力在作用的时候再次对粉末进行干燥处理,且防止了粉末堆积造成堵料,影响工作进行,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省去了后期专门的干燥处理,省事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料口、2-加热室、3-加热丝、4-风机、5-电机、6-移动轮、7-主动轮、8-中转轮、9-传动轮、10-研磨室、11-动磨体、12-静磨体、13-加料斗、14-控制开关、15-搅拌网、16-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振坤,未经杜振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95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曲线环齿辊磨机的对辊
- 下一篇:一种具有二次研磨功能的研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