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墩的自动防撞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72374.2 | 申请日: | 2017-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1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梁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鸿裕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26 | 分类号: | E02B3/26;E01D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墩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墩的自动防撞装置,包括桥墩,所述桥墩上部与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防撞体固定连接,所述防撞体与桥墩之间填充缓冲块,所述防撞体内包含滚子,所述桥墩下部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与销轴活动连接,所述销轴与防撞体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将防撞体设计为锥形结构,防撞体上下直径比为0.7‑0.9,并同时设置弹簧结构,防撞体内填充缓冲块,可以使船舶垂直于桥墩的冲击力分散为沿防撞体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桥墩的两个力,有效的分散了船舶的冲击力,并有效缓冲撞击力,相比于传统的防撞方式其缓冲能力更强,保证了桥墩的安全;防撞体内含滚子对船体有导向及减少摩擦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运输设备防撞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墩的自动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交通运输越来越频密,极容易发生擦、刮、撞等交通事故,导致交通运输工具、桥墩等交通运输设置损坏,交通碰撞事故处理而堵塞交通等,更甚的是危险交通运输工具和桥墩等交通运输设施间碰撞事故引起的爆炸和有害、有毒物质泄漏,导致交通运输工具和桥墩、桥梁等交通运输设施的毁坏、重要线路交通中断和大范围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造成重大和恶劣的经济、环境、社会影响。
我国近期修建的跨越通航江河、港区和海峡的大型桥梁数量逐步增多,而航道上的船舶数量也不断增加且船型趋于大型化,使得桥梁和通行船舶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因此船舶撞击桥墩的事故亦不断增加。船舶对桥梁的撞击所造成的结构损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桥梁在设计寿命内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甚至会导致整个结构的倒塌。
现有技术中桥墩的防撞结构通常采用增强复合材料夹层结构来达到缓冲吸能的作用,撞击力快速降低直至消失,从而保护桥墩乃至桥梁。这种增强复合材料夹层结构一般都设置在桥墩外围,且由于船舶撞击力均与桥墩体垂直,这种设置在桥墩外围的增强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只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不能对船舶的冲击力进行有效分散,在船舶愈来愈大型化的今天,采用传统防撞结构很难保证桥墩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墩的自动防撞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墩的自动防撞装置,包括桥墩,所述桥墩上部与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防撞体固定连接,所述防撞体与桥墩之间填充缓冲块,所述防撞体内包含滚子,所述桥墩下部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与销轴活动连接,所述销轴与防撞体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滚子的3/5-2/3内含在防撞体内,所述滚子能在防撞体内转动,所述防撞体上相邻两个滚子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滚子半径。
优选的,所述防撞体与桥墩之间设置4-100个弹簧,所述弹簧外套有软质塑料套。
优选的,所述桥墩上设置四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插入桥墩内。
优选的,所述防撞体设置为锥台型,所述防撞体上下直径比为0.7-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撞体设计为锥形结构,防撞体设置为上大下小,并设置弹簧结构,可以使船舶垂直于桥墩的冲击力分散为沿防撞体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桥墩的两个力,有效的分散了船舶的冲击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撞体与桥墩之间设置弹簧结构,并且在防撞体与桥墩之间填充缓冲块,有利于缓冲垂直于桥墩的冲击力。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撞体内设置滚子,所述滚子对船体有导向作用使得船体远离桥墩,并且使船体与桥墩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鸿裕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鸿裕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23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