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器的外壳及显示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70205.5 | 申请日: | 2017-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7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夏勇;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梁香美 |
| 地址: | 225321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器的外壳及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而又崭新的时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显示器的壳体与显示器支架连接时多为螺钉固定连接,连接不方便,降低了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的外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螺钉连接不方便,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螺钉连接不方便,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器的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上设置有多个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能够旋转地与显示器支架上的卡块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器的外壳,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底上设置有多个卡接部,显示器支架上的卡块能够插入卡接部进行旋转一定角度使其固定连接,装配简单容易,提高了产品的装配效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有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呈圆形,且所述安装槽的槽底中部设置有圆台。
在该技术方案中,安装槽呈圆形,方便装配时旋转定位,有利于产品的装配,同时,圆台可以和显示器支架上的零部件相配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卡接部沿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边缘周向相间隔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卡接部沿着安装槽的槽底边缘相间隔的设置,使其与显示器支架安装时,多个卡接部的固定,使其产品的转配更加可靠,避免从显示器支架上脱落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部包括卡槽、卡口和限位部;
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边缘;
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卡槽相连接,以使所述卡槽与所述限位部形成一个半封闭空腔,所述半封闭空腔处设置有所述卡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进行组装装配时,卡块可以从卡口卡入旋转一定角度进入半封闭空腔,限位部将其限制在卡槽内,从而实现壳体卡接固定在显示器支架上,方便拆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卡口处设置有导向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向部的设置方便了卡块卡入卡口,进而方便装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卡块插入卡口内旋转45度,以实现卡块卡在所述半封闭空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旋转45度使其不会因旋转角度太小,卡块从卡口中脱落,也避免了因旋转角度太大影响装配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呈圆弧形。
在该技术方案中,卡槽呈圆弧形,使其与圆形的安装槽的边缘相匹配,方便装配时的旋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与所述安装槽注塑一体成型制成。
在该技术方案中,卡槽与安装槽一体成型,增加了卡槽与安装槽的连接强度,同时,二者注塑一体成型,容易生产制造,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有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圆台的高度小于所述安装槽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中所述的显示器的外壳。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器,设置有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器的外壳,因此具有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器的外壳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器的外壳,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底上设置有多个卡接部,显示器支架上的卡块能够插入卡接部进行旋转一定角度使其固定连接,装配简单容易,提高了产品的装配效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有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02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