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药抽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5855.8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7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徐颖倩;谭韬;甘淋玲;韦丽佳;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J1/22 | 分类号: | A61J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瓶 针管 抽取装置 剩余药液 药液抽取 活塞杆 针筒 抽取 交替往复运动 药剂师 本实用新型 动力元件 控制策略 自动抽取 准确度 药装置 盛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药抽取装置,包括盛放有剩余药液的余药药瓶、待抽取药液的盛药针管,和将所述余药药瓶内的剩余药液单向导入所述盛药针管的抽药装置。通过第一针筒的活塞杆和第二针筒的活塞杆的交替往复运动,不断将余药药瓶内的药液抽取至盛药针管内,从而实现了多余药液的自动抽取,从而降低了药剂师的工作强度;同时,根据动力元件设定的控制策略,还可以控制每次/累计抽取药液的药液,从而提高了药液抽取量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药抽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配药过程中,配药师需要将吊瓶或者药袋内多余的药液抽取出来,以符合相关的剂量要求。目前,多余药液的抽取通过配药师手动完成,操作过程中,一手持注射器,另一手通过不断重复的抽拉将药液抽出。而在临床实践中,余药抽取的工作较多,这样重复的工作对于药剂师来讲是较大的负担;并且,人工抽取药液的方式无法保证药液抽取量的准确性,人为干扰较大。
因此,提供一种余药抽取装置,以期能够依照指令自动抽取多余药液,从而降低药剂师的工作强度,提高药液抽取量的准确度,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余药抽取装置,以期能够依照指令自动抽取多余药液,从而降低药剂师的工作强度,提高药液抽取量的准确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药抽取装置,包括动力元件、盛药针管、第一针筒和第二针筒;所述动力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针筒的活塞杆、所述第二针筒的活塞杆相连接;
所述第一针筒的出液口连通有第一主管路,所述第一主管路通过第一支路与第一进药管连通,所述第一进药管连通于余药药瓶,所述第一主管路还连通有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通过第二进药管与盛药针管相连通;
所述第二针筒的出液口连通有第二主管路,所述第二主管路通过第三支路与所述第二进药管连通,并通过第四支路与所述第一进药管连通;
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自所述余药药瓶向所述第一针筒导通;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自所述第一针筒向所述盛药针管导通;所述第三支路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自所述第二针筒向所述盛药针管导通;所述第四支路上设置有第四单向阀,所述第四单向阀自所述余药药瓶向所述第二针筒导通;
所述第一针筒的活塞杆和所述第二针筒的活塞杆上均开设有轴向刻度。
优选地,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针筒的活塞杆,其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针筒的活塞杆,所述动力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杆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动力元件为电缸,所述电缸的丝杠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管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之间通过第一三通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一进药管和所述第四支路之间通过第二三通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路、所述第三支路和所述第二进药管之间通过第三三通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主管路、所述第三支路和所述第四支路之间通过第四三通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58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