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锁紧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31148.2 | 申请日: | 2017-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8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001 | 代理人: | 曹丽敏 |
| 地址: | 11014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的结构设计和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
常用的电连接器产品锁紧机构大多为螺纹连接锁紧或卡口连接锁紧,为了连接可靠使得操作上偏繁琐,且锁紧机构的使用寿命较低。
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锁紧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锁紧机构。应用所述锁紧机构后产品可操作性和使用寿命的同时,保证产品可靠的电气连接。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插头壳体组件1和插座壳体组件2,所述插头壳体组件1包括插头壳体11和卡销12,卡销12对称连接在插头壳体11外侧的第一凸台111上,插头壳体11外侧的凸台111的左右对称位置设置有螺纹孔,两个卡销12通过螺纹连接在插头壳体11的左右对称位置上。插座壳体组件2包括插座壳体21和支架22;支架22通过两端的挂钩221对称转动连接在插座壳体21外侧的第二凸台211上,插座壳体21外侧的第二凸台211的左右对称位置设置有与挂钩221配合的小孔,支架22通过小孔连接在插座壳体21的左右对称位置上。所述插头壳体组件1和插座壳体组件2通过单键位3直插式连接,插头壳体组件1和插座壳体组件2通过卡销12和支架22锁紧。
所述插头壳体11和卡销12通过螺纹连接,插头壳体11和卡销12通过螺纹处涂厌氧胶层13辅助连接。所谓辅助连接,即:通过厌氧胶层13实现插头壳体11和卡销1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不容易松动。
所述插头壳体11与卡销12端面配合处为扁平结构,即对插头壳体11与卡销12端面配合处进行铣扁处理。
所述插座壳体21与支架22连接处为扁平结构,即对插座壳体21与支架22连接处进行铣扁处理。
所述锁紧机构应用于各种电连接器产品中,作为其锁紧装置使用。插头壳体组件1和插座壳体组件2采用单键位直插式插拔配合,配合后靠插座壳体组件上的支架勾住插头壳体组件上的卡销来进行锁紧。具有操作方便、性能可靠稳定、使用寿命高等特点。
所述插头壳体11和插座壳体21均为铝合金材料并进行相应的表面处理;卡销12和支架22为不锈钢材料并进行相应的表面处理。
所述锁紧机构采用全新的锁紧形式、硬度较高的材料,以保证该机构达到较高的使用寿命,且实现操作便捷的功能。
插头壳体组件1中的插头壳体11与卡销12采用螺纹拧紧的形式,在拧紧前在卡销12螺纹上涂抹厌氧胶,使其牢固的与插头壳体11结合,且在插头壳体11与卡销12端面配合处对插头壳体进行铣扁处理,以保证二者拧紧后端面均已平面形式无缝衔接;插座壳体组件2中的支架22通过把两侧弯折成挂钩状勾住插座壳体两侧铣的圆槽内,以实现支架22可沿插座壳体21两侧的小孔转动,且插座壳体21两侧设计成凸起后再铣扁的结构,既可以保证支架与插座壳体配合后的勾住深度,同时也避免了支架在转动过程中与插座壳体的干涉。
所述锁紧机构可以避免支架22对卡销12的锁紧过程中造成对金属壳体的磨损,且支架22前端扳手位置的弯折设计可以减小锁紧及拆卸过程中支架对手指的正压力,更加方便了对该机构的操作性。
所述锁紧机构适用于各类电连接器产品,可在普通电连接器的使用环境下提供可靠的机械连接,且操作起来更方便,能够实现产品的快速插拔,且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插头壳体主视图;
图2为插头壳体侧视图;
图3为插头壳体组件侧视图;
图4为卡销主视图;
图5为卡销侧视图;
图6为插座壳体组件主视图;
图7为插座壳体组件侧视图;
图8为支架侧视图;
图9为支架主视图;
图10为插座壳体主视图;
图11为插座壳体侧视图;
图12为锁紧机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11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