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喷涂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11409.4 | 申请日: | 2017-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5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沈君华;罗冠彦;彭子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海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2;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喷涂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喷涂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喷涂工艺广泛应用于机械、电气设备、家电、汽车、船舶、家具等行业。涂料由不挥发份和挥发份组成,不挥发份包括成膜物质和辅助成膜物质,挥发包括指溶剂和稀释剂。在进行喷涂作业时,有机溶剂会释放并形成污染环境的有机废气。因此,需要对这些废气进行处理。
目前的一种常见的喷涂废气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先使用喷淋塔对废气进行水喷淋;(2)再使用过滤棉对废气进行过滤;(3)最后使用活性炭进行过滤。然而,由于活性容易饱和,导致总体处理效果差,经处理后排放的废气仍然气味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喷涂废气处理装置,其对喷涂产生的有毒有味废气的处理效果好,经处理后排放的废气无气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块化喷涂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帘柜模块和与所述水帘柜模块相的处理模块,所述的处理模块中设有依次连接的喷淋塔装置、过滤棉装置和光触媒净化器;所述的水帘柜包括一级水帘接触板、设于所述一级水帘接触板后方的二级水帘接触板、位于所述一级水帘接触版和所述二级水帘接触板之间的雾化装置以及设于所述二级水帘接触板后方的排风管。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处理装置对喷涂废气进行处理时,喷涂废气首先经过水帘柜中的雾化装置的预处理,使部分漆雾通过雾化后的水带落水帘柜中。其余的废气再进入处理模块中,被喷淋塔、过滤棉和光触媒净化器依次处理。光触媒净化器能够有效地对有机气体进行分解氧化,并将大分子的恶臭有机气体被转换为无臭味的小分子化合物或背完全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所述的处理模块可在工厂中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预安装。
优选地,所述的水帘柜的排风管中设有调节阀,用作调节吸气量大小,以免雾化的水吸入风管。
具体而言,所述的喷淋塔装置中设有至少一个喷淋塔。
具体而言,所述的过滤棉装置中的入气口和出气口处各设有一个挡板,所述的两个挡板之间设有过滤棉支架,所述的过滤棉支架承托过滤棉柜。
挡板的作用在于对废气的流动方向进行引导,使废气从固定位置进入和离开过滤棉柜。
具体而言,所述的光触媒净化器中设有紫外灯组和二氧化钛涂层。
优选地,所述的光触媒净化器的出风口处设有中压离风机,以排放经处理的废气。
所述的水帘柜可为一个或多个;当设有多个水帘柜时,每个水帘柜中的排风管统一汇入排风总管,所述的排风总管与所述的喷淋塔装置相连。
有益效果:
1.在水帘柜中增设高效雾化装置与二级水帘接触板,对废气进行充分的预处理,减轻后端处理模块的处理负荷;
2.处理模块可在厂房预先装配完毕后再在现场进行简单安装即可,避免现场的大量土建;
3.将传统的活性碳处理改为光触媒处理,能够更有效地分解有毒有味气体,处理效果更好,排放出的气体无味无害。
附图说明
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水帘柜;2-喷淋塔;3-过滤棉装置;4-光触媒净化器;5-中压离风机;11-一级水帘接触版;12-二级水帘接触板;13-雾化装置;14-排风管支管;15-调节阀;16-排风管总管;21-入风口;22-出风口;23-鲍尔环处理系统;24-高效雾化装置;25-高效除雾装置;31-挡板;32-过滤棉支架;33-过滤棉柜;41-紫外灯组;42-外氧化钛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模块化喷涂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水帘柜模块和与水帘柜模块相连的处理模块。水帘柜模块中设有三个水帘柜1,每个水帘柜1中设有一级水帘接触板11、设于一级水帘接触板11后方的二级水帘接触板12、位于一级水帘接触版11和二级水帘接触板12之间的雾化装置13以及设于所述二级水帘接触板12后方的排风管支管14。排风管支管14内设有调节阀15,以调节吸气量大小;排风管支管14汇入与处理模块相连的排风管总管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海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海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14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