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机械操作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93673.X | 申请日: | 2017-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3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 发明(设计)人: | 叶志荣;赵宗益;蒋海;何利江;王娟娟;朱光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9/12 | 分类号: | E21D9/1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42113 | 代理人: | 雷速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机械 操作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操作平台,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施工的多功能机械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时速300km以下的高速铁路,地铁隧道内接触网施工均采用人工作业方式进行后置锚栓打孔、材料运输、利用移动脚手架安装设备等;现行的施工方式存在效率低下、劳动力浪费、施工精度不足等明显缺陷,提高施工质量,减少人力损耗是保障线路高效运行和企业增收的必要措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铁路、地铁隧道内接触网施工作业的多功能机械操作平台,用于隧道内接触网后置锚栓精准打孔、材料运输、吊卸,设备安装等。
一种多功能机械操作平台,包括底盘、位于底盘上的车体、与车体连为一体的驾驶室、与驾驶室前端下方相连的臂架、与臂架末端相连的作业平台、设置于底盘底面的前液压支腿及后液压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的顶部设有全方位照明系统、所述车体的尾部设有运料平板,运料平板通过设在车体上的挂钩与车体相连,所述作业平台的前端面设有拆卸对接模块,所述拆卸对接模块与备用的吊机或钻孔机械手臂相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臂架为可折叠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臂架为直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全方位照明系统包括一圈镶嵌于驾驶室上端面边缘的照明灯。
进一步的,所述拆卸对接模块包括法兰盘、螺杆及电线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的底面还设有铁轨轮。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采用360度旋转式,实现隧道内跨股道,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施工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特点是:(1)提高后置锚栓钻孔施工精度,克服孔间距误差大、孔角度偏斜等缺点;(2)通过运料平板和吊机实现材料运输,吊卸,弥补人工搬运效率低、高成本的缺陷;(3)最大程度考虑作业范围,作业半径覆盖车体以上隧道范围,车体公铁两用设计,使得运输方便,作业环境不受制约;(4)模块化设计,既可装载吊机,也可装载钻孔机械手臂,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驾驶室顶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拆卸对接模块(编号为6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分别表示:1-底盘、2-车体、3-驾驶室、4-全方位照明系统、41-照明灯、5-臂架、6-作业平台、61-拆卸对接模块、7-吊机、8-钻孔机械手臂、9-前液压支腿、10-铁轨轮、11-后液压支腿、12-运料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机械操作平台,包括底盘1、位于底盘上的车体2、与车体连为一体的驾驶室3、与驾驶室前端下方相连的臂架5、与臂架5末端相连的作业平台6、设置于底盘底面的前液压支腿9及后液压支腿11;所述臂架5为可折叠的结构或为直臂结构。
如图3所示,所述驾驶室3的顶部设有全方位照明系统4(包括一圈镶嵌于驾驶室3上端面边缘的照明灯41)。所述车体2的尾部设有运料平板12,运料平板12通过设在车体上的挂钩21与车体2相连,所述作业平台6的前端面设有拆卸对接模块61,所述拆卸对接模块61包括法兰盘、螺杆及电线接口;所述拆卸对接模块61与备用的吊机7或钻孔机械手臂8相对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底盘1的底面还设有铁轨轮10,用于切换到铁路上行驶。
车体底盘为公铁两用式,满足不同路况使用,车体2前端左右侧各设有液压支腿,保证操作平台作业时的稳定性;底盘1采用360度旋转式,实现隧道内跨股道,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施工作业。所述多功能机械操作平台采用柴油发动机、蓄电池为照明系统、粉尘收集装置、液压系统、车体行走单元提供动能。所述车体行走单元由电动机经齿轮箱与传动轴相连,通过电动机与回转轴承相连实现底盘旋转。
所述臂架5采用折叠曲臂式或直臂结构,与车体相连,臂架5端部与作业平台6相连。臂架5充分考虑隧道的净空高度,以及作业半径,克服双线隧道转股道作业的不便。
所述作业平台6能够容纳三人同时作业,平台上设有行走控制系统,钻孔机械手臂8、吊机7控制面板等,进行隧道后置锚栓钻孔时,仅需要一人即可操作。
所述运料平板采用后挂式结构12,平板采用轨道行走方式,可对接触网零部件进行运输;平板轻便,体积小,只需人工搬运,即可下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36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打捞装置
- 下一篇:直流风机的供电装置及其配置方法、供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