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线束装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70705.4 | 申请日: | 2017-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1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 发明(设计)人: | 马春林;陈冲;张晨;赵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许静 |
| 地址: | 2501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线 束装 配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线束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客车行业的不断进步,新能源客车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高压系统在整车的地位也越来越高。高压线束和电器线束的布置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同时,对客车底盘装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客车底盘管路、高压线束、电器线束装配错综复杂,而且高压线束仅仅通过几个点进行固定,此方法需要在车身穿孔,使得内部结构容易被雨水等腐蚀,固定点处受力严重容易发生损坏,使用寿命低;线束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导致高压线束产生形变导致其与其他部件干涉,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管路、线束错综复杂增大了客车底盘管线装配的工作量,还使客车底盘管线的检修难度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压线束装配装置,通过U型线束固定槽盒以及与其配合的T型压杆和螺母以实现高压线束单独固定,防止高压线束发生形变,不仅减小了客车底盘线束装配的工作量,还降低了客车底盘线束的检修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线束装配装置,包括线束固定槽盒、T型压杆和螺母,所述线束固定槽盒为U型,所述线束固定槽盒两侧壁上开有压杆开口,所述线束固定槽盒其一侧壁压杆开口的两侧设有开口向下的翘片,所述T型压杆的横杆两端设置在翘片内,T型压杆可以绕翘片中心旋转,所述T型压杆竖杆的端部通过螺母与线束固定槽盒另一侧的压杆开口连接。
优化的,上述T型压杆套设有橡胶保护套,对线束起到保护作用。
上述线束固定槽盒的另一侧壁压杆开口两侧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可以防止螺母在使用过程中脱落,起到限位作用。
优化的,上述T型压杆上活动连接有大垫片。
所述大垫片与螺母之间还设有弹垫。
优化的,上述线束固定槽盒侧壁与底面之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用于加强线束固定槽盒的横向刚度,防止T型压杆在拧紧的时候,使线束固定槽盒变形。
优化的,上述线束固定槽盒底面设有腰形孔,腰形孔可以减轻整个支架的重量,又可以使用扎带固定线径较小的线束。
所述线束固定槽盒侧壁设有腰形孔。
上述螺母为蝶形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线束由线束固定槽盒固定,线束固定槽盒与车身梁焊接,无需在车身梁上开设孔洞,不仅有效避免了车身梁因孔洞的存在使得其内部结构被雨水等腐蚀,降低车身的损害,提高了车身的安全性;
2、线束固定槽盒固定,降低了安装空间,可以单独走向及固定,使高压线束不受力、不变形,使用寿命长防止高压线束与其他部件干涉;
3、该设计使用T型螺杆固定,装配简单、便于维修;
4、线束固定槽盒上有许多腰形孔,可使较小线径的线束用扎带固定,综上,本新型结构简易、牢靠、稳定、装配简单、成本低、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线束固定槽及T型压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线束固定槽盒示意图;
图4为压线束装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束固定槽盒, 2、加强筋, 3、橡胶保护套,4、T型压杆, 5、翘片,6、大垫片,7、弹垫,8、螺母,9、限位凸起,10、腰形孔, 11、压杆开口,12-高压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图3、图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
一种高压线束装配装置,包括线束固定槽盒1、T型压杆4和螺母8,上述螺母8为蝶形螺母,所述线束固定槽盒1为U型,所述线束固定槽盒1两侧壁上开有压杆开口11,所述线束固定槽盒1其一侧壁压杆开口11的两侧设有开口向下的翘片5,所述T型压杆4的横杆两端设置在翘片5内,T型压杆4可以绕翘片5中心旋转,所述T型压杆4竖杆的端部通过螺母8与线束固定槽盒1另一侧的压杆开口11连接。
优化的,上述T型压杆4套设有橡胶保护套3。
上述线束固定槽盒1的另一侧壁压杆开口11两侧设有限位凸起9, 上述T型压杆4上活动连接有大垫片6,大垫片6与螺母8之间还设有弹垫7。
上述线束固定槽盒1侧壁与底面之间设有加强筋2。
上述线束固定槽盒1底面和侧面均设有腰形孔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07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盒(TWY‑225)
- 下一篇:包装盒(鸭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