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分布器的降膜换热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3325.X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6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纪大生;娄广发;陈祥峰;綦声浩;马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生钛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B01D1/30;B01D1/22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分布 降膜换热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结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分布器的降膜换热分离器。
背景技术
结晶分离技术在现代化工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涉及果汁浓缩、牛奶浓缩、海水淡化及污水处理等方面,蒸发结晶是结晶分离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蒸发结晶器是将溶有物料的混合液蒸发掉多余的溶剂使物料结晶析出、并分离出来的一种容器。现有的蒸发结晶设备中蒸发设备和结晶设备是相互独立的,分别进行蒸发浓缩和晶体析出,即先在蒸发设备中将物料浓缩至设定的最高浓度,一般也就是将物料浓缩到饱和状态,然后将浓缩后的物料输送至单独独立的换热分离设备中进行结晶。
在目前化工行业生产中,换热分离设备主要包括下管箱壳、中管箱壳、上管箱壳、挡板、管板和换热管;在中管箱壳两端各设有一管板,若干换热管通过管板设置在中管箱壳中,下管箱壳连接在中管箱壳下端口,上管箱壳连接在中管箱壳上端口,在下管箱壳的下端设有出液孔,在上管箱壳的上端设有进液孔,挡板设置在进液孔下端的上管箱壳内;在使用过程中,液体从进液孔流入上管箱壳并被挡板分散后流入换热管中,再流入下管箱壳后从出液孔流出,虽然在进液孔处的块挡板会避免液体直接冲到换热管内,减少对换热管的管头的冲刷,由于挡板不能均匀分散液体,从而使有的换热管内已经有液体流入,有的却出现干壁现象,流入换热管内的液体不均匀,不但会导致换热管延伸率不一致,容易出现换热管的管头泄露现象,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促进流入换热管内的液体均匀分布的带有分布器的降膜换热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分布器的降膜换热分离器,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下筒体内均匀分布有多根换热管和导流管,上筒体与下筒体的连接处设有分布器,分布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上分布盘、中分布盘和下分布盘,下分布盘的下方设有上管板,上分布盘、中分布盘和下分布盘之间通过拉杆连接,拉杆的顶端穿过上分布盘的盘面后由螺母固定于上分布盘的上盘面,上分布盘与中分布盘之间均匀设置有第一定距管,下分布盘与上管板之间均匀设置有第二定距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距管与第二定距管均为直径相等的圆柱形管,第一定距管的长度大于第二定距管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上分布盘、中分布盘和下分布盘上均匀分布有圆孔,相邻圆孔的中心围成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上分布盘、中分布盘和下分布盘上均匀分布有圆孔,相邻圆孔的中心围成矩形。
优选地,所述圆孔的直径大于换热管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拉杆设有8根以上。
优选地,所述上筒体的顶部设有两个用于起掉的吊耳,两个吊耳对称分布于上筒体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待结晶处理的液体由上筒体进入下筒体的过程中,经过分布器上的圆孔进行分流后均匀的进入换热管,避免了液体瞬间冲入下筒体的换热管内造成换热管延伸率不一致、换热管的管头泄露现象;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降膜蒸发换热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布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上筒体,2为下筒体,3为分布器,31为上分布盘,32为中分布盘,33为下分布盘,34为螺母,35为拉杆,36为第一定距管,37第二定距管,4为上管板,5为换热管,6为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带有分布器的降膜换热分离器,包括上筒体1和下筒体2,下筒体2内均匀分布有多根换热管5和导流管6,换热管5设有数千根,均匀的填充满整个下筒体2的筒腔内,上筒体1与下筒体2的连接处设有分布器3,分布器3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上分布盘31、中分布盘32和下分布盘33,上分布盘31、中分布盘32和下分布盘33的大小相同,下分布盘33的下方设有上管板4,上分布盘31、中分布盘32和下分布盘33之间通过拉杆35连接,拉杆35设有8根以上,拉杆35的顶端穿过上分布盘31的盘面后由螺母34固定于上分布盘31的上盘面,上分布盘31与中分布盘32之间均匀设置有第一定距管36,下分布盘33与上管板4之间均匀设置有第二定距管37。
第一定距管36与第二定距管37均为直径相等的圆柱形管,第一定距管36的长度大于第二定距管37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生钛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大生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33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液过滤筛
- 下一篇: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智能型滤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