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安装的围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2910.1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1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全;田文博;杜奇奋;李洪生;叶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单燕君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安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安装的围檩系统。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地下埋涵直墙及圆拱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具体地说是一种地下埋涵圆拱外模板的快速安装钢围檩系统。
背景技术
围檩,一般是指支护桩上部设置的钢梁,主要是使模板保持组装的平面形状并将模板与提升架连接成一整体。钢围檩,也被称作钢围挡或钢围令。一般采用双榀或多榀型号相同且长度相同的型钢进行拼接。拼接过程中要保证拼接质量,保证多个型钢共同受力。钢围檩用来连接支撑和围护桩,它们之间的空隙需填充细石混凝土,起到固定钢支撑作用和传递荷载的作用
现有的钢管围檩及定型钢模系统,在地下埋涵直墙及圆拱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钢管支撑及定型钢模系统的安装与拆除存在钢管支撑工作量大、钢模吊装定位难、安全隐患多、直墙混凝土入仓与振捣条件差、投入施工成本高等若干弊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快速安装的围檩系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地下埋涵圆拱外模板的快速安装钢围檩系统,该系统自身结构强度高,安装与拆除方便,随埋涵结构长度变化而调节,节约施工成本,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安装的围檩系统,包括围檩架构,围檩架构上架设有若干个钢围檩单元,各钢围檩单元通过连接杆连接,各钢围檩单元之间选择铺设有钢模板;围檩架构包括相互连接设置的横向围檩和竖向围檩,所述钢围檩单元包括钢拱架、钢支撑和钢定位板,钢拱架为拱形结构,钢拱架的两端与钢支撑连接;钢支撑通过钢定位板与横向围檩或竖向围檩固连;围檩架构的内侧间隔设有内侧钢围檩,内侧钢围檩与围檩架构固连。
钢围檩 通过Φ16螺杆用钢定位板固定在围檩架构上,所述钢围檩两端焊接钢支撑,所述钢围檩之间拱顶位置架设定位钢管,作为连接杆进行连接,所述钢围檩单元包括钢拱架、钢支撑、钢定位板,所述钢拱架、钢支撑、钢定位板,通过M16螺栓组成拱形结构,所述钢拱架和钢支撑的连接处采用焊接固定。所述钢拱架采用50×5等边角钢。所述钢定位板采用160×120×10钢板。单位均为mm。所述钢定位板制作成山形断面,便于钢管上卡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拱架通过连接杆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侧钢围檩的上部和下部均通过对拉螺杆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侧钢围檩和围檩架构的底部均与预设混凝土固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支撑为杆状、管状或柱状,钢支撑上开设有若干个等距调节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定位板上均开设两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开设在钢定位板平面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围檩架构与内侧钢围檩的间距为50-100c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各钢围檩单元的间距为100-200c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两侧相对的内侧钢围檩之间设有钢构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工厂预加工或在现场制作,然后组装成型,自身结构强度高,稳固性好,安装与拆除方便快捷,可用于不同长度圆拱混凝土施工的要求,并可根据模板长度、不同间距进行多个钢支架的灵活布置。使用完毕之后即可拆卸下来投入别处使用,周转利用率高,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节约人力,并减少机械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围檩系统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围檩系统的另一种横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围檩系统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围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围檩架构,2钢围檩单元,3连接杆,4钢模板,5横向围檩,6竖向围檩,7钢拱架,8钢支撑,9钢定位板,10内侧钢围檩,11对拉螺杆,12钢构架,13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2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磁吸式机器人的拆卸方法
- 下一篇:焊接用工业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