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乐器的拇指托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25315.5 | 申请日: | 2017-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4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崔盛垠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普路太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D9/00 | 分类号: | G10D9/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47 | 代理人: | 沙莎,袁红红 |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乐器 拇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乐器的拇指托。
背景技术
数种管乐器都具有拇指托以帮助演奏者拿持乐器并帮助演奏者把手放置在正确的位置。目前演奏者在使用管乐器时,都是采用大拇指托于金属托座底部,其余四指完成乐器演奏,大拇指与金属托座的接触面是乐器的主要支撑面,管乐器管壁为圆形弧面,大拇指与管壁的接触,另外大拇指要紧扣管乐器,用力比其余四指更大,加重手指紧张感,会减慢手指活动能力,减少耐力,长时间演奏会造成大拇指与手托的接触位置产生一些医学上问题。
拇指托通常为硬质材料制成的近似圆形的片,垂直地固定在管乐器的管外壁上,其所在的平面与管乐器的轴线垂直。演奏时,演奏者右手拇指放在拇指托下面并顶住拇指托,除拇指外的四个手指连同左手的手指要反复地按下或放开音键。长时间演奏会使右手拇指感觉不舒服且容易疲劳,甚至会引起疼痛:而且演奏过程中右手拇指容易从拇指托下滑出。现在市面上有一种用弹性材料制成的拇指托套,可以套在拇指托上,这样演奏时右手拇指就不是与硬质材料的拇指托直接接触,而是与弹性材料的拇指托套接触,前面提到的问题有所改善。但是现有拇指托演奏舒适度并不高,演奏者长时间演奏,会影响其演奏效果;且拇指与管乐器管壁相接触,皮肤油脂容易造成管壁的损害;托套与管乐器接触不紧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现有技术使用时不稳定、易造成演奏者疲劳、易损害管乐器管壁的不足,采用以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管乐器的拇指托,包括托套和托翼,托套上设有空腔和凹槽,托翼与管乐器管壁相接触,呈凹弧形,凹槽用于插入管乐器托座,空腔用于容纳托座。托套和托翼垂直,托套和托翼相接触处形成托翼的肩部,使得托套的凹槽和空腔与管乐器托座套合时,托套不与管壁相接触,托翼与管乐器管壁可以紧密接触;拇指按压托翼可使拇指托更加稳固,便于演奏;托翼在托套两边厚度不等,即靠近指尖处薄,靠近指根处厚,便于演奏者拇指向扣紧管乐器的方向用力,减轻演奏者的负担,便于演奏者更好的集中精力演奏;托翼最薄处呈圆弧形,便于一次成型注塑制作过程中脱模;托套与拇指接触面呈圆弧斜面,增大拇指与托套的接触面,增加舒适感,且使拇指不易向外划出;凹槽截面为矩形或“凸”形,便于各种管乐器各种托座形状的套入;拇指托的材料为热熔性高弹性体TPE,增加舒适感,且环保无毒。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一次注塑成型,增加产品稳固性及拇指的舒适感,保护管乐器管壁。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乐器的拇指托的结构图(一);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乐器的拇指托的结构图(二)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乐器的拇指托图2的左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乐器的拇指托图2的剖面图。
其中:1.托套;2.空腔;3.凹槽;4.托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管乐器的拇指托,包括托套1和托翼4,托套上设有空腔2和凹槽3,托翼4与管乐器管壁相接触,呈凹弧形,凹槽3用于插入管乐器托座,空腔2用于容纳托座。托套1和托翼4垂直,托套1和托翼4相接触处形成托翼4的肩部,使得托套1的凹槽3和空腔2与管乐器托座套合时,托套1不与管壁相接触,托翼4与管乐器管壁可以紧密接触;拇指按压托翼4可使拇指托更加稳固,便于演奏;托翼4在托套1对称轴两边厚度不等,即靠近指尖处薄,靠近指根处厚,便于演奏者拇指向扣紧管乐器的方向用力,减轻演奏者的负担,便于演奏者更好的集中精力演奏;托翼4最薄处呈圆弧形,便于一次成型注塑制作过程中脱模;托套1与拇指接触面呈圆弧斜面,增大拇指与托套1的接触面,增加舒适感,且使拇指不易向外划出;凹槽3的截面为矩形,便于各种管乐器各种托座形状的套入;拇指托的材料为热熔性高弹性体TPE,增加舒适感,且环保无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普路太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普路太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53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雨水弃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城市生态地面中的透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