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限位绕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2951.8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4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叶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阳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54 | 分类号: | B65H54/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限位 绕管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管机,特别涉及一种气动限位绕管机。
背景技术
绕管机主要用于PE管、小型软管等管道收卷,一般为牵引机后道工序,管道牵引成型后直接收卷、打包。
公开号为CN205575282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收卷机,旨在提供一种在管道收卷完毕后利于将管道从收卷装置上取下的管道收卷机,包括由电机驱动的转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活动连接有第二转盘,且通过锁紧件将第二转盘可拆卸地固定于转轴上,第二转盘设于管道收卷机方便操作的一侧(方便取下管道的一侧),当开始收卷管道时,锁紧第二转盘并将一小段管道盘在转轴上即可启动电机开始收卷,收卷完毕后,松开锁紧装置,将第二转盘人工取下,方可取下收卷好的管道,取下管道后人工将第二转盘重新固定于转轴上方可进行下次收卷工作。
上述管道收卷机需频繁人工搬运并锁紧或解锁第二装盘,影响了收卷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限位绕管机,可自动对料管进行限位以迅速进行绕管工作,和自动解除对料管的限位以方便卸下绕好的料管,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辅助准备时间,提高了收卷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气动限位绕管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由电机驱动的转盘,转盘包括多根呈辐射状分布的固定杆,每根所述固定杆上均设有用于绕管的收卷杆,收卷杆垂直于固定杆设置,收卷杆顶端固定设有圆杆,圆杆上铰接有挡板,铰接点靠近挡板尾端,固定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气缸,气缸底部铰接于固定杆上,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于挡板尾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机架固定转盘,并用电机驱动转盘旋转,转盘上呈环状布置有多根收卷杆,收卷时管材绕于围成环状的收卷杆外侧。由于每根收卷杆顶端均铰接有挡板,并通过气缸活塞杆的伸缩将挡板顶至与收卷杆垂直,或将挡板拉至与收卷杆大致位于同一直线上。
当挡板与收卷杆垂直时,挡板起到限位作用,管道被拦于挡板与转盘之间进行收卷;当挡板与收卷杆位于同一直线时,挡板失去限位作用,可轻松地绕好的管材从收卷杆上卸下。
优选的,收卷杆截面为“工”字形,气缸固定设于收卷杆的侧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卷杆“工”字形的特殊形状,可保护固定于其侧边槽内的气缸及气缸的气管。
优选的,固定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通孔一,收卷杆底端设有伸于长通孔一内的螺柱,螺柱上设有固定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柱与固定螺母的配合,可将收卷杆固定于长通孔一的不同位置处,同步调节所有收卷杆的位置,可改变管材收卷成型的内环半径,可针对不同尺寸的管材和客户要求作适当调节,增强了该型绕管机的实用性。
优选的,收卷杆的侧边槽内还设有限位板,收卷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通孔二,限位板底端固定设有伸于长通孔二内的螺柱,螺柱上设有固定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柱与固定螺母的配合,可将限位板固定于长通孔二的不同位置处,因此挡板与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收卷的管材厚度可调。
优选的,每个收卷杆上均固定设有弧形板,弧形板的对称轴指向转盘圆心,弧形板设于挡板和限位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弧形板后,绕管时,管材可与贴在弧形板上,弧形板不仅有利于管材的紧贴缠绕,还能保护管材,使管材免于压伤。
优选的,弧形板朝向所述收卷杆的一侧设有卷边槽,卷边槽内插有弧形的加长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板距离挡板位置较远时,可将加长板从弧形板的卷边槽中抽出,从而间接加长弧形板;而当限位板距离挡板位置较近时,则需要将加长板插回弧形板的卷边槽中,从而间接缩短弧形板。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具有收卷效率高,使用范围广,功能多样化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气动限位绕管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弧形板与加长板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转盘;21、固定杆;211、长通孔一;3、收卷杆;31、长通孔二;4、挡板;5、圆杆;6、限位板;7、弧形板;71、卷边槽;8、加长板;81、把手;9、气缸;10、铰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阳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阳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29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