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横向连接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7657.7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9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祖良;李伟锋;田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德力奥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60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向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后横向连接杆。
背景技术
后横向连接杆是汽车悬架中的一种辅助弹性元件,用于加大悬架的侧倾角刚度以改善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因此,后横向连接杆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目前,市场上的后横向连接杆减震效果差,稳定性低,且结构强度差,均会影响汽车的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的后横向连接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横向连接杆,包括杆体和置于杆体两端的安装部,其特征是:所述安装部内设有大衬套和小衬套,大衬套与安装部连接,小衬套置于大衬套内,大衬套和小衬套之间设有弹性体,弹性体的两端设有减震槽,减震槽将弹性体分割成与小衬套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大衬套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向弹性体外端延伸且与小衬套连接的延伸部,小衬套上设有与延伸部连接的支承部,第一连接部与弹性体连接一端的厚度至另一端的厚度呈逐渐递减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体套于小衬套外侧,大衬套套于弹性体外侧,大衬套安装于安装部内侧,弹性体使大衬套和小衬套之间具有减震效果,弹性体减震时,会产生弹性变形,弹性形变量可以填充至减震槽中,更加有利于弹性体产生形变,从而起到更大的减震效果,为了提高减震槽的减震效果,减震槽置于靠近小衬套的一侧,所以第一连接部的平均厚度要小于第二连接部,且为了保证后横向连接杆使用时的稳定性,小衬套的长度要比大衬套长,延伸部也可以增加第一连接部与小衬套的连接面积,增加第一连接部与小衬套的连接强度,也可以增加第一连接部对小衬套的支撑作用,支承部可以进一步增加弹性体与小衬套的连接强度,同时提高弹性体对小衬套的支撑作用,增加使用中小衬套的稳定性,第一连接部与弹性体连接一端的厚度至另一端的厚度呈逐渐递减状,即第一连接部与弹性体连接端的厚度较大,可以提高第一连接部与弹性体的连接强度,第一连接部靠近减震槽的一侧为倾斜壁,受力效果更好,使第一连接部对小衬套起到的支撑稳定性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壁与减震槽的槽底连接形成第一弧形壁,第二连接部的侧壁与减震槽的槽底连接形成第二弧形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弧形壁可以分散第一连接部和减震槽槽底连接端的表面应力,第二弧形壁可以分散第二连接部和减震槽槽底连接端的表面应力,第一弧形壁和第二弧形壁均具有良好的弹性,在增加结构强度的同时,增加减震槽的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体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安装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两端也分别与安装部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平行排布,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通过弧形结构的加强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可以起到双重支撑加强作用,加强杆对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起到连接加强作用,同时加强杆呈弧形结构,受力均匀,可以避免应力集中现象,从而提高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体与安装部的连接端上设有与安装部相连接的加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部可以增加杆体与安装部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横向连接杆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横向连接杆实施例图1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横向连接杆实施例图2中安装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横向连接杆实施例图3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横向连接杆实施例图1的B-B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杆体,2-安装部,3-大衬套,4-小衬套,5-弹性体,6-减震槽,7-第一连接部,8-第二连接部,9-延伸部,10-支承部,11-第一弧形壁,12-第二弧形壁,21-第一支撑杆,22-第二支撑杆,23-加强杆,30-加强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后横向连接杆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德力奥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德力奥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7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悬架及使用该空气悬架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前横向稳定杆连接杆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