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比例继动阀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45350.9 | 申请日: | 2017-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0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陆艺;卢洁;叶绍竹;李祥虎;郭斌;胡晓峰;范伟军;罗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68 | 代理人: | 陈朝阳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比例 继动阀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控制制动系统产品检测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车用比例继动阀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是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Braking System的缩写,即电子控制制动系统。它是近十几年来在ABS防抱死系统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商用车制动系统。目前关于EBS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大型的商用车制动系统开发商手中,其中比例继动阀是EBS中的控制元件,用来控制车辆前轴制动压力。比例继动阀是系统中最复杂的部分,同时也是系统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好坏对EBS的制动性能上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国内目前商用车上EBS尚未普及,只有少数国内生产厂商以研发目的配装了EBS,但是这些系统都购自国外著名厂商。国内的主要制动系统生产厂商,还处于零件生产和技术探索阶段,为了了解和掌握 EBS的核心开发技术,针对EBS中关键部件比例继动阀,设计一种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较高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车用比例继动阀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比例继动阀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比例继动阀的固定台架,所述固定台架包括顶盖和底座,顶盖与底座之间设有三根支撑杆;
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封堵比例继动阀进气口1的气缸工装V-1、封堵比例继动阀口控制口的气缸工装V-2以及封堵比例继动阀的排气口2的气缸工装V-3;每个气缸工装均设有堵头,气缸进气,使堵头前伸,对比例继动阀上的接口进行封堵;每个气缸工装上均设有向比例继动阀中通气的连接口;
所述装置还包括气路,气路由进气回路、排气回路组成;进气回路由气源进入球阀后经二联件进入储气罐,其中:
排气回路为自比例继动阀排气口2出来的气体,连接至四通排气阀板的其中一口,四通排气阀板的其余三个口,分别连接气压传感器、带有消音器的第一气控阀和第二气控阀,第二气控阀连接有储气罐;
进气回路包括:一连接至储气罐的40L的气罐,分出五条气路,其中,第一气路依次经串联的第一电气比例阀和第三气控阀连接至五通阀板,五通阀板的三个口分别连接气压传感器、带有消音器的第四气控阀、比例继动阀的控制口4;
第二气路经过第二电气比例阀、两位两通电磁阀后分成两条支路,一条支路连接两位两通电磁阀和消音器;另一条支路连接至第一阀板;
所述第一阀板包括分别设有一个两位两通电磁阀的上路和下路,上路和下路之间有两条气路连通,一条通过一两位两通电磁阀连通,另一条由一差压传感器连通,阀板下路连接有稳定气压的基准腔;第一阀板上路输出经过一两位两通电磁阀连接至第一路五通阀板剩余的一个口;
第三气路经串联的第三电气比例阀、第五气控阀连接至四通阀板,四通阀板的两个口连接气压传感器和比例继动阀的进气口1;
第四气路经两位两通电磁阀后分成两条支路,一条支路连接两位两通电磁阀和消音器;另一条支路连接至第二阀板,所述第二阀板与第一阀板结构相同,四通阀板的上路输出经过一两位两通电磁阀连接至第三路四通阀板剩余的一个口;
第五气路经过一减压阀,分成六条支路,其中五条支路分别连接一两位五通电磁阀,分别控制第一至第五气控阀;另外一条支路为装夹控制支路,连接三个两位五通电磁阀以及可调节流阀,分别控制气缸工装V-1、气缸工装V-2、气缸工装V-3;
所有电磁阀均由计算机控制,所述计算机还连接有可编程电源,可编程电源与比例继动阀的电控制接口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较高。固定组件结构简单实用,装夹精度高。本实用新型检测方法测试快捷准确精度高。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比例继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半部分测试支路和排气回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半部分测试支路和装夹控制支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53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