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冷却水道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01214.X | 申请日: | 2017-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3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 发明(设计)人: | 何平;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嘉沁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冷却 水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及电机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冷却水道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使电机在较长时间的运转过程中保持稳定工作性能,一般需要电机上设置冷却机构。常见的冷却机构包括风冷机构和液冷机构等,其中风冷机构通常需要占据较大空间,且冷却效率偏低,较难适应大型设备的冷却需求。因此液冷机构特别是水冷机构因其散热效率高等特点目前被普遍使用。常见的用于大型电机的水冷设备主要由设置在电机外的冷却套构成,其中冷却套内设置冷却水流通管道,并利用于管道中流动的冷却水而实现对电机的散热冷却。而当前电机冷却水道结构一般采用机械加工或者铸造加工后再采用焊接加工及机械加工最后形成的复杂加工方式形成。本实用新型采用对电机机壳直接压铸成型加工一次形成的冷却水道结构,结构简单紧凑,生产成本低,散热及冷却效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机冷却水道结构,使其具有易于加工、密封性能好、散热效率高等优点,克服现有电机冷却水结构加工环节多,加工成本高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机冷却水道结构,该冷却水道结构包括设置于电机机壳腔内的若干个密封水道单元,各水道单元沿电机机壳环向均布并依次连通为一连续的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首末两端分别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分别与冷却介质循环系统的供给口和回收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介质入口设置在位于水流通道首端的首端水道单元上,所述冷却介质出口设置在位于水流通道末端的末端水道单元上。
进一步的,所述首端水道单元与末端水道单元相邻设置,且互不直接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机壳由内壳体和外壳体组成,在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形成电机机壳腔。
进一步的,所述水道单元是通过对电机机壳直接压铸成型加工一次成形。
进一步的,所述水道单元的流向沿电机机壳的轴向设置,相邻的两个水道单元间通过一连接水道连通,所述连接水道的流向沿电机机壳的环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水道在水道单元的两端交替设置形成蛇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冷却水道结构无需采用机械加工或者铸造加工后再采用焊接加工及机械加工最后形成的复杂加工方式形成,而是通过对电机机壳直接压铸成型加工一次形成的冷却水道结构,散热及冷却效率高,结构简单紧凑,加工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道的展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道位于电机机壳上的主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道位于电机机壳上的侧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道位于电机机壳上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标号说明:1、水道单元,11、首端水道单元,12、末端水道单元,13、连接水道,2、冷却介质入口,3、冷却介质出口,4、内壳体,5、外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机冷却水道结构,该冷却水道结构包括设置于电机机壳腔内的若干个密封水道单元1,各水道单元1沿电机机壳环向均布并依次连通为一连续的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首末两端分别设有冷却介质入口2和冷却介质出口3,所述冷却介质入口2和冷却介质出口3分别与冷却介质循环系统的供给口和回收口连通,实现冷却介质的循环利用,并实现一闭环循环冷却系统,避免外界的污染或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所述冷却介质入口2设置在位于水流通道首端的首端水道单元11上,所述冷却介质出口3设置在位于水流通道末端的末端水道单元12上。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介质入口2于电机机壳外圈上的分布位置高于冷却介质出口3于电机机壳外圈上的分布位置,另外,亦可采用将冷却介质入口2设置在冷却介质出口3以下位置的方式
所述首端水道单元11与末端水道单元12相邻设置,且互不直接连通,以使冷却介质,例如水,可以在首端水道单元11中从冷却介质入口2绕电机机壳外圈流经一圈最后到达末端水道单元12的冷却介质出口3流出,并与电机充分换热带走电机工作产生的热量。
所述电机机壳由内壳体4和外壳体5组成,在所述内壳体4和外壳体5之间形成电机机壳腔。
所述水道单元1是通过对电机机壳直接压铸成型加工一次成形,结构简单紧凑,生产成本低,散热及冷却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嘉沁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嘉沁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12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箱线路板锁紧器把手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自动脱料的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