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喂入式多功能水稻收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2611.2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3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殷连海;张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晓 |
主分类号: | A01D41/02 | 分类号: | A01D41/02;A01D4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收割 装置机身 引风机 收割 多功能水稻 全喂入式 收割装置 风管 秸秆出口 进料通道 收集箱 水稻 分离滚筒 农用机械 控制室 收割刀 带轮 履带 柱钉 皮带 车轮 发动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喂入式多功能水稻收割装置,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水稻收割装置机身上方设置控制室;所述水稻收割装置机身下方前方设置引风机一,进料通道和收割头;所述水稻收割装置机身后方设置秸秆出口和引风机二;所述水稻收割装置机身下方设置车轮和履带;所述水稻收割装置机身中设置带轮,发动机,皮带,分离滚筒,风管一,水稻收集箱和引风机三;所述风管二连接秸秆出口,引风机二;所述进料通道连接收割头;所述收割头下方设置收割刀;所述风管一连接水稻收集箱和引风机三;所述收割头中设置柱钉。本发明提供的全喂入式多功能水稻收割装置具有优异的收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喂入式多功能水稻收割装置,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是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3000万hm
水稻收割机技术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大研发力度,从技术层面上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尽快生产出适合水稻产区使用的机型。
首先,对于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割前脱粒技术成为发展趋势。采用梳脱收获工艺,梳脱—茎秆切割整齐铺放联合作业的工艺流程,可以很好地解决半喂入机型的技术难题。而全喂入式机型在进一步加大功率,提高适应性的同时对主工作部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如采用轴流滚筒等),使收割机结构简化,工作更加可靠。其次,为了提高收割机的通过性,应着重对半链轨和橡胶履带式行走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降低整机质量,从而减轻水稻收获时对土壤的压实作用,这对于促进免耕和少耕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传统水稻收割机还存在收割效率不佳的问题,因此还需对其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水稻收割机收割效率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喂入式多功能水稻收割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喂入式多功能水稻收割装置,包括水稻收割装置机身1,控制室2,带轮3,发动机4,皮带5,分离滚筒6,引风机一7,进料通道8,收割头9,收割刀10,车轮11,风管一12,风管二13,水稻收集箱14,履带15,秸秆出口16,引风机二17,引风机三18,柱钉19;
所述水稻收割装置机身1上方设置控制室2;所述水稻收割装置机身1下方前方设置引风机一7,进料通道8和收割头9;所述水稻收割装置机身1后方设置秸秆出口16和引风机二17;所述水稻收割装置机身1下方设置车轮11和履带15;所述水稻收割装置机身1中设置带轮3,发动机4,皮带5,分离滚筒6,风管一12,水稻收集箱14和引风机三18;所述风管二13连接秸秆出口16,引风机二17;所述进料通道8连接收割头9;所述收割头9下方设置收割刀10;所述风管一12连接水稻收集箱14和引风机三18;所述收割头9中设置柱钉19。
所述发动机4功率为15~50kW。
所述分离滚筒6表面设置倒钩形齿顶。
所述引风机一7功率均为11~15kW。
所述引风机二17功率均为17~22kW。
所述引风机三18功率均为26~32k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晓,未经董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2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合收割机
- 下一篇:联合收割开沟填草覆土多功能作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