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厂循环水的组合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475824.4 | 申请日: | 201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3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徐正;江松;赵晓利;张书梅;余斯北;李金海;霍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7/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 地址: | 05003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厂 循环 组合 冷却系统 冷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厂循环水的组合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属于电厂冷却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塔基处于低位的高位收水冷却塔和塔基处于高位的机械通风冷却塔以及两组循环水泵和水管道;循环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循环热水管道与高位收水冷却塔和机械通风冷却塔连通,所述机械通风冷却塔的塔基下方设置与机械通风冷却塔出水口连通的水缓冲池,高位收水冷却塔下端的出水口通过冷却水出水管道与水缓冲池连通,所述水缓冲池通过冷却水回流管道与过滤设备连通。该装置根据气象条件调节运行时的水量比例;根据气象条件调整机械通风冷却塔的功率。本发明将高位收水冷却塔和机械通风冷却塔结合使用,初投资少,方便调节,使用成本低,冷却效果好,综合经济效益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厂循环水的组合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属于电厂冷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陆的大型火力发电厂、核电厂的循环水系统多数为带冷却塔的二次循环系统,其中的冷却构筑物有自然通风冷却塔(下简称自然塔)、机械通风冷却塔(下简称机力塔),这两种冷却塔各有优缺点:自然通风冷却塔无电机驱动、节约动力费用;但是初期建设费用高;机械通风冷却塔初期建设费用低,但是需要风机,消耗电能。随着技术的进步、节能减排要求的增高,自然通风冷却塔中出现了高位收水技术以回收雨区的能量。
虽然高位收水冷却塔(简称高位塔)具有很高的节能优势,但是由于本身技术问题,存在很多缺陷,如高位塔的造价高,淋水填料及收水板出现故障时会影响机组运行,冬季时冰柱冻结在淋水填料上,会坠坏淋水填料。而且高位塔底部不设水池,整个循环水系统在启动、停止时运行控制难度大,易发生生产事故。
国内外的内陆核电站均采用超大型的自然通风冷却塔,但是超大型的自然塔的造价高,而且由于进风口高度高,使得循环水泵的扬程高,提高了循环水系统的电耗。超大型自然塔配备的循环水泵的扬程在33m左右,而且由于循环水量大,使得循环水泵的电机功率极大,经济性差。若大型的火力发电、核能发电厂采用机力塔,一方面可以节省初投资,一方面可以节约循环水泵的运行成本。但是会增加机力塔的运行成本。
综上所述,目前单一的冷却构筑物均存在各自的优点及缺点,同时,也均为各自的适用条件。机力塔在湿热的季节运行效果好,且投资低;自然塔在干冷的季节运行效果好。但是普通的自然塔与机力塔的净扬程相差较大,大型的自然塔的净扬程达到17m左右,而机力塔的扬程仅有10m左右,自然塔与机力塔联合使用存在一定的问题,仍然存在能量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设置高位收水冷却塔和机械通风冷却塔高位塔的组合冷却系统和冷却方法,能够提高冷却效率,减少能源浪费,经济适用、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厂循环水的组合冷却系统,包括塔基处于低位的高位收水冷却塔和塔基处于高位的机械通风冷却塔以及两组循环水泵和水管道;循环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循环热水管道与高位收水冷却塔和机械通风冷却塔连通,所述机械通风冷却塔的塔基下方设置与机械通风冷却塔出水口连通的水缓冲池,高位收水冷却塔下端的出水口通过冷却水出水管道与水缓冲池连通,所述水缓冲池通过冷却水回流管道与过滤设备连通。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循环热水管道上设置凝汽器。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循环水泵位于循环水泵房内。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循环热水管道上在高位收水冷却塔的进水的一端设置阀门,循环热水管道上在机械通风冷却塔的进水的一端设置阀门。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高位收水冷却塔设置两座或一座,机械通风冷却塔设置一座,且高位收水冷却塔的出水与机力塔底部的水池相连通。
一种电厂循环水的组合冷却系统的冷却方法,根据气象条件调节运行时的水量比例;根据气象条件调整机械通风冷却塔的总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58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冷机组的尖峰冷却系统的优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开闭式冷却塔及其运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