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卡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8287.4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1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潘彦伶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彦伶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6K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234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波层 胶层 智能卡片 侧面 吸波结构 离型膜 芯片卡 多层 三明治结构 可分离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卡片,所述智能卡片包括吸波层、第一胶层、第二胶层、芯片卡及离型膜;所述第一胶层设置于所述吸波层的一侧面,且所述第二胶层设置于所述吸波层的另一侧面;所述芯片卡设置于所述第一胶层的一侧面并与所述吸波层相对;所述离型膜可分离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胶层的一侧面并与所述吸波层相对;所述的吸波层为一种多层吸波结构,所述多层吸波结构由吸波层Ⅰ、吸波层Ⅱ、吸波层Ⅲ层叠而成,其中,所述吸波层Ⅰ、吸波层Ⅲ、吸波层Ⅱ构成三明治结构,所述吸波层Ⅲ位于中间,所述吸波层Ⅰ与所述第二胶层接触,所述吸波层Ⅱ与所述第一胶层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卡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结合至手机的智能卡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种形式的智能卡片已广泛运用于生活中,例如悠游卡、门禁卡等都被广泛的应用。在过去,大部分的人都会将智能卡片放入皮夹或另外的卡夹中,而在需要使用时取出皮夹或卡夹以进行刷卡感应。但每次使用时都需要花费一段时间在包包里翻找皮夹或卡夹才得以使用,十分的不方便。
然而,手机是我们每天都随身携带的物品,且通常被放置于能快速取得的地方或被长时间手持着,以便在手机响时快速接听或进行持续性的操作。从而,逐渐开始有将智能卡片与手机结合的想法。目前主要是在例如手机的手机套上设置卡片袋,以便将智能卡片插入与手机一同携带。但这种利用手机套放置智能卡片的方式,一来会增加手机套整体体积,使得携带上较为不方便,二来手机的电磁波常会干扰智能卡片的使用,导致智能卡片使用时常发生感应不良的情况。再者,亦有一种直接将智能卡片结合至手机内部芯片卡(sim卡)的方式。但这种方式除需要取得特殊规格的芯片卡外,还必须将手机拆开来更换芯片卡或将特殊芯片卡结合至现有芯片卡上,因此不仅成本较高且相当麻烦。
因此,如何研发出一种智能卡片,改善现有智能卡片感应与携带的问题,将是本发明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智能卡片,以解决上述提出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智能卡片,所述智能卡片包括吸波层、第一胶层、第二胶层、芯片卡及离型膜;所述第一胶层设置于所述吸波层的一侧面,且所述第二胶层设置于所述吸波层的另一侧面;所述芯片卡设置于所述第一胶层的一侧面并与所述吸波层相对;所述离型膜可分离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胶层的一侧面并与所述吸波层相对;所述的吸波层为一种多层吸波结构,所述多层吸波结构由吸波层Ⅰ、吸波层Ⅱ、吸波层Ⅲ层叠而成,其中,所述吸波层Ⅰ、吸波层Ⅲ、吸波层Ⅱ构成三明治结构,所述吸波层Ⅲ位于中间,所述吸波层Ⅰ与所述第二胶层接触,所述吸波层Ⅱ与所述第一胶层接触。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智能卡片通过设置吸波层、第一胶层、第二胶层,而使芯片卡易于结合至手机,并借由该吸波层阻断手机对读卡设备信号的干扰以达正常读取的效果。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智能卡片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智能卡片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智能卡片应用于手机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所述智能卡片应用于手机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所述智能卡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彦伶,未经潘彦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82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