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澄明度杨树花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427560.5 | 申请日: | 2017-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8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范琦;李亚威;张靖;杨新;李硕;史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36/76;A61P31/04;A61P29/00;A61P1/1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 地址: | 4324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澄明 杨树 口服液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澄明度杨树花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水回流提取,醇沉后过滤,滤液浓缩后加入甘油,使有效组分溶解同时利于杂质析出,有效促进有效成分与杂质的分离,最后使用滤膜除杂。相比于传统的提取和除杂,本发明得到的杨树花口服液澄明度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所得到的杨树花口服液,更适合制药,生产周期短,且工艺简便并易于放大到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杨树花为原料,制备高澄明度杨树花口服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杨树花系杨柳科植物毛白杨、加拿大杨柳、或同属种植物的干燥雄花序,富含黄酮、生物碱、有机酸、维生素、酚类等成分,具有健脾养胃、化湿止痢、涩肠止泻、清热解毒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杨树花具有抗菌、抗炎、解热镇痛、止痢止泻等作用。
目前对杨树花的提取工艺中主要有乙醇溶液和纤维素酶解等作为提取液,通过煎煮、超声波萃取和超临界CO2萃取等方式提取,不仅提取耗时长、提取所用有机溶剂使用多且生产的杨树花口服液质量不稳定,经常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出现浑浊沉淀,影响产品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澄明度杨树花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澄明度杨树花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1)将杨树花放入提取容器中,加入水溶液;
(2)在温度80~100℃下提取60~120分钟,得到煎煮液;
(3)将所述煎煮液过滤、浓缩,加入乙醇至乙醇质量百分比为50%~70%;
(4)除杂步骤;取步骤(3)所得混合液的上清液浓缩至无醇味,加入甘油使甘油质量分数为5%~20%,然后0~8℃静置10~14小时,过1~8微米滤膜,滤液即为杨树花口服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水回流后醇沉,加入甘油有效促进有效成分与杂质的分离,然后经过滤膜除杂。解决了现有的超声提取、酶法提取不易于工业化生产和碱沉、水沉法贮存运输过程中出现浑浊沉淀,长时间存放质量不稳定的问题。相比于传统的提取和除杂,本发明得到的杨树花口服液澄清透明,品质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所得到的杨树花口服液,更适合制药,生产周期短,且工艺简便并易于放大到工业化生产,制备得到的杨树花口服液澄明度有显著提高,且放置6个月后依旧保持良好的澄明度,无沉淀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澄明度杨树花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1)将杨树花放入提取容器中,加入水溶液;
(2)在温度80~100℃下提取60~120分钟,得到煎煮液;
(3)将所述煎煮液过滤、浓缩,加入乙醇至乙醇质量百分比为50%~70%;
(4)除杂步骤;取步骤(3)所得混合液的上清液浓缩至无醇味,加入甘油使甘油质量分数为5%~20%,然后0~8℃静置10~14小时,过1~8微米滤膜,滤液即为杨树花口服液。
现有工艺得到的杨树花口服液加热或长时间放置极易被氧化而颜色变深,长时间存放还会出现烟雾状物质,鞣质本身可缩合成鞣酐或鞣红沉淀,同时它还可与杨树花口服液的化学成分结合形成沉淀从而影响澄明度,而沉淀的析出容易造成给药管道堵塞等问题,使药剂使用过程十分不便。本发明水回流后醇沉初步去杂,在初步去杂后的体系中添加甘油,可针对性的使有效组分充分溶解在体系中,同时使杂质在体系中析出,0~8℃下分离效果最佳,杂质充分析出沉降,采用微米滤膜过滤除去析出的沉淀,为可直接饮用的杨树花口服液,且质量稳定,澄明度有明显提升且长时间放置不会产生沉淀。
优选的,步骤(3)所述浓缩为将煎煮液浓缩至每毫升相当于原药材3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75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