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窗帘的人工智能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01544.9 | 申请日: | 2017-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8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 发明(设计)人: | 任坤;王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琼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H5/02 | 分类号: | A47H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敏传感器 窗帘本体 窗帘 柔性太阳能面板 人工智能系统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 智能化 家居 融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窗帘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窗帘本体、第一光敏传感器、第二光敏传感器、柔性太阳能面板。所述的第一光敏传感器安装在窗帘本体面向房间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的第二光敏传感器和柔性太阳能面板安装在所述窗帘本体面向房间外的一侧表面上。本发明将人工智能融入到窗帘中,实现家居的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窗帘的人工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智能家居领域,已经出现了智能家用机器人、智能门锁、智能灯光等。但是在窗帘方面,还没有出现人工智能系统。
目前的窗帘的控制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手动窗帘和电动电动。手动窗帘需要使用者走到窗前,用手或者拉绳开合窗帘。由于手动窗帘需要使用者手动进行开合,实用不方便,所以人们发明了电动窗帘。电动窗帘是利用电机、齿轮等部件配合工作,对窗帘进行开合。电动窗帘不需要使用者手动控制窗帘的开合。现有技术中的电动窗帘有以下几种:
中国专利CN201048830Y公开了一种摇控电动窗帘,该遥控电动窗帘由窗帘轨、窗帘、窗帘乙和窗帘吊挂组成,窗帘轨上设有齿条、齿条乙、变压器、调压电路板和电动机与电动机乙,两电动机轴头上设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即与齿条、齿条乙啮合,齿条与窗帘右部相连,齿条乙与窗帘乙左部相连;本窗帘还设有与其配套的摇控器。
中国专利CN204743664U公开了一种电动升降式窗帘,该电动升降式窗帘包括窗帘本体、窗帘滚筒、窗帘、吊耳、滚筒齿圈、齿圈齿轮、电动机、外齿轮、第一触块、升降开关、窗帘底杆和第二触块,所述窗帘本体包括窗帘滚筒、窗帘和吊耳,所述窗帘本体上端设置有窗帘滚筒,所述窗帘滚筒内部两侧固定设置有与窗帘滚筒同轴的滚筒齿圈,所述滚筒齿圈一侧均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和滚筒齿圈均关于窗帘滚筒的中心对称,所述窗帘一侧通过导线设置有升降开关,所述窗帘下侧设置有窗帘底杆。
中国专利CN204398819U公开了一种电动窗帘,该电动窗帘包括电动窗帘杆、反光窗帘、隔热连接窗帘和驱动电机,所述的电动窗帘杆与所述的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反光窗帘的上端与所述的电动窗帘杆固定连接,所述反光窗帘的侧边设置有连接扣,所述的隔热连接窗帘也设置有连接带,连接带的一端与隔热连接窗帘连接,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与所述的连接扣对应连接。反光窗帘作为基本配置,可以随时使用,而隔热连接窗帘作为配选方案,一旦天气炎热,那么使用者可以将隔热连接窗帘连接在反光窗帘上,增强隔热效果,使用者可以自由选择。
现有的几种电动窗帘只是利用电动机控制窗帘的开合,但是无法自主根据房间内的光照情况以及太阳光的强度,决定是否开启窗帘,以及合理确定窗帘的开启大小,使室内合理采光。当停电时,电动窗帘就不能使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窗帘的人工智能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窗帘的人工智能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动窗帘不能根据房间内的光照情况以及太阳光的强度,自主决定是否开启窗帘,以及合理确定窗帘的开启大小,使室内合理采光,在停电时不能使用电动窗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窗帘的人工智能系统,该系统包括窗帘本体、第一光敏传感器M1、第二光敏传感器M2、柔性太阳能面板。所述的第一光敏传感器M1安装在窗帘本体面向房间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的第二光敏传感器M2和柔性太阳能面板安装在所述窗帘本体面向房间外的一侧表面上。
所述的窗帘包括窗架,所述窗架的上框架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设有底座,且所述内腔内部还设有处理器和PLC控制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窗架的一侧连接,且所述丝杆上套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且所述圆环与窗帘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琼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琼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15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